大學淺言新註

呂祖註解


自序(一)

大學一書。儒教內聖外王之道也。體之分化。用之關合。无不皆備矣。誠脩性了命之金丹。齊家治國之路徑。曩昔時。誤以諸經並齊。曰四書之一篇耳。於今捧視。逈於前異。不禁有今昔之感。

降及末運。頻仍諸劫。濃雲毒霾。現出悽慘陰沉之幕。黎庶不窮其源。咸曰數之所定。理不得而移之。劫之所至。人不得而挽之。溯流窮源。其弊焉在。

究其劫始。乃係人人悉以儒教為腐。學經廢弛之咎耳。余因有見於此。繼之以思。如欲挽此浩劫。扶此狂瀾。除勸善以正人心外。非續之根本解決不可。

何曰根本解決。格物。致知。二章是也。因道脈相衍至秦。運數應隱。故慘遭離火之焚。獨失格致二章。迷入門之階梯矣。如是已歷二千餘載。无復知其源者。

時值三期。道劫並降。道以覺迷。劫以警世。此

皇天之妙用。世人惜未識哉。余恭奉

皇天明命。應運補述格致二章。使殘月復圓。光照全球。咸令登仁造域者。初步有所階梯耳。此所謂根本解決。根本解決後。始知明其明德為體。實踐親民之功為用也。如是則庶幾令天下後世有所憑照云爾。

歲在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歲次丁亥元月上浣 孚佑帝君序於西京乾元堂

序(二)

蓋學庸一書。乃聖門心法之傳。內聖外王之道也。自經秦火之後。獨缺格物致知二章。歷千秋而為懸案矣。雖經諸儒註解。但該二章。仍缺如故。嗚呼。

格物者乃大學初步階梯也。心物之隱微。而不知慎。意惡之動機。而不知遏。欲邁以上七條。是捨本而逐末矣。然秦火一炬。何以獨失此章歟。以其道脈之應隱耶。 抑以其書之非時不洩耶。猶是群疑弗決矣。降及末運。人心不古。皆因人人不知心物之慎。意惡之遏。何能明其明德為體。實踐親民為用哉。

是以 純陽帝君。有見於此。具悲天憫人之心。將學庸用淺言新註。內中精神洩盡无遺。俾使庸庸士庶。一見易於明瞭。咸知性理之大本大源。不出己身耳。復將格物致知二章。應運補述。真是千古懸案。一旦解決。從此大學可全璧矣。此書以出。人人了解。恪遵奉行。可為救世之慈航也。小子智識淺陋。何敢作序。然有

帝君之命。不敢違逆。爰綴數語。勉附驥尾。尚望四海高明。不吝指教為幸。是為序。

時在

民國三十六年歲次丁亥孟春 山東於陵王心齊序於西京乾元堂

序(三)

蓋學庸者孔氏之遺書。啟發天下後世覺性之初。盡性之徑也。

於何可見。首之三綱領已詳盡无餘矣。蓋以明德為體。親民為用。方可止於至善也。能知性之所止。止於无極。欲造无極。必須恪奉定靜安慮。循序不紊之路而作。 雖奉定靜安慮之功。實際乃我性中所具矣。如欲求其身定。意靜。心安。性慮之功。非從格物入手不可。因其心物不格。紛繞其間。欲求其身定不可得。靈身弗定。 意靜。心安。性慮三大聖功。誠維艱矣。

格其心物。則靈身色身。猶白玉之无瑕。漸入於定矣。身定則意靜。意靜則心安。心安則性慮起矣。性慮者。慮天下萬民。不覺明德性也。由是勃然興起。以我先覺之性覺後覺。使各復其性。此親民之道之所由來也。然既明德足。親民之功欲罷而弗能者矣。

降及末流。世風不古。好惡不公。咸以絜矩大法為无關緊要。相率置諸高閣。无有問津者。以致專尚奇異。奢風侈波。泛瀾塵寰。若長此以往。微微道心。奄奄殆盡。世界前途。何堪設想。幸蒙

師兄奉敕垂諭。大意謂欲想消劫弭禍。挽回狂瀾。非復尊學庸。以為主旨不可。俯思先賢所註。文義深奧。凡學識淺者。多望洋興嘆。因之敬懇

純陽帝君臨壇。以淺言新註。約月餘而全書註竣。捧讀內容。體用分明。理无不備。復蒙不密真寶。竟將格物全章文言。應運補述。用啟群迷。使人人得覓造聖域之階梯也。

查格物之文言。自經秦火。焚失无餘。至今已歷二千餘年。莫明真義。良可嘆也。今得蒙恩補述。使眾生尤如撥雲見日。誠世界之大幸也。俯思佛恩如天。浩大莫名。務望學庸到處。希各沉心參悟。用以宣化。人心得平。明德必明。而天下萬國。則必實現大同矣。

茲值註成付梓。因命作序。以光聖典。小子自愧固陋。何敢作序。乃以佛命難違。謹作俚語。借附驥尾。尚望四海高明。不吝指教為幸。是為序

歲在

民國三十六年歲次丁亥春季  山東長山朱秀梧序於西乾元堂

大學之我見

大學一書。其意至深。其理至微。係无極大乘大法。復細觀之。亦係極簡極明之文。至平至庸之行也。鳴呼。聖人之道。原自平庸。不尚衿奇。人每視為平庸。而弗 踐之誤矣。豈知平庸之道。正趨聖域之道也。惜乎。世人誠恆堅三字不能抱定耳。故學經諄諄誥誡。以勵後世。吾註解之下。不勝感嘆。聖人憫世之心苦。教誨天下 後世之法密也。

總言大學經旨。三綱領已道盡无遺矣。中令所謂半部論語而治天下。何用半部哉。學經之明德親民。用之以治國平天下而不盡也。曩昔堯舜揖讓。垂拱而治。萬民渾 渾。其心樸樸。焉用鈇鉞而降之哉。究其治國之要素。教民之良法。不外自明明德實踐親民。以化億兆庶民咸明其明德。明德復初。見於言行。將其自治於一身。焉 用法而轄之乎。人人各有自治精神。身心性融化一爐。歸於理育。雖不但在世為聖化之民。身逝亦證薩薩陀陀之仙。

故大學之八條目。先以格物入手。何曰格物。內聖之初功也。於何丁見。私慾淨盡。天理流行。性理天理。如長天秋水。相映一色。明明德復。實踐親民之功為用。 致我良知以外王也。此聖人所教為民父母者。應由是處入手。至懇切要之處也。如是則舉意必誠。動心必正。性為聖君。心作賢明之臣。以道化身。則身心性融為一 矣。性本至靜。有感隨通。發於心而役其身。莫非皆道也。

須知身心性。亦有三大分別。性本至善。心本有善。有不善。身本惡濁者也。如性秉其權。則心身共役。雖欲心之妄動。身之妄行。誠難為矣。故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此四部為內聖之體也。內體具足。溢於一身。則身不脩而脩矣。

由身推用。何處著手。則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當何如也。內聖具足。見於言行。謙恭讓。兢兢持己。治家有道。處事秉公。夫有如是不家齊者。欲其齊家。如是則齊家之心也。齊其心則身未有不齊者。不齊其心。而欲齊身。誠難為矣。

一國乃各家宗之集。如果用齊家作起。內顧无瑕。施德於外。如春風到處。萬物萌然。明德感昭。群起相應。聖曰。速於置郵而傳命誠然。如是一國大治。咸知仁為體。義為用。尊卑禮讓。惠然和風。

一國與一家一身誠无異矣。猶文王以德化民。感昭天下。諸侯咸慕。士民引領。如是則未有不王天下者。故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外王之用也。苟捨內聖之體。而欲實作外王之用。吾知其非然也。

大學之定義

大學定義者何。以上大學之我見所論。此為萬民上者。應脩內聖之體。以達外王之用。

或曰。庸庸士庶。何可法乎。吾曰非然。

須知聖人立教之意。本不執定一端而論。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之語。由是可見梗概矣。无論尊卑貴賤。只要至誠不息。明性復初。極其止於至善。何分尊貴賤哉。

朱註曰。大學大人之學也。以吾所見非然。正與此論相反。我曰大學者正小人之學也。然既稱為大人。已內格无物。性珠圓明。效天之大。盡性之能事。何須又復學也。

所謂大學者正小人之所學。小人者細民也。因雖係細民。性之所具。與聖賢无異。苟能內格心物。以覓良知。意之所發。誠必隨之。心之所舉。正必如之。如是雖身係細民。而學功已屆大人之境。

嗟乎。人不自學。猶密藏珍器。而不知作何用也。大好明德。埋於塵氛之下。極明皓月。藏於濃雲深霧之中。人人恪尊學經奉行。始終不怠。雖大人亦非大人。小人亦非小人矣。極其造峰。吾性无絲毫之差別。噫。世人不悟。何勝浩嘆。

大學之源流

大學源流。人咸曰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此其源流也。吾曰非然。

何知其非然也。我可以說。未有天地。而大學之道已在。大學之道。如經天之日月。行地之河海。織成綿繡乾坤者大學也。長養萬物之功者大學也。

在未有天地之時。大學之綱領條目。文字書面雖无。而經體。經用。經旨。經功。則有矣。不過至孔聖時。得大道心法。懷不二性學。將乾坤萬物之大學。總括與書面耳。至於源流。相信不自至聖始。乃係由天道以啟端也。願脩道君子幸熟思焉。

經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字解】大學者。發揚自性之大也。明即切磋琢磨之功。明德即原性。親民即推自性之能事。化天下同胞。使各復其自性之謂。至善即无極境界。

【節解】大學之道。在人之性天中。既在性天中。又何必復學也。因其人落紅塵。氣秉所拘。物慾所蔽。將充份之性天。而陷於萬丈塵氛之內。所以必須用切磋琢磨 之功。以期復明性天也。大學者換而言之。即令人學習發揚性天之學也。雖係學天。而實不出己身耳。故先格心物。除私慾。原性復初。自身之內聖功夫。則到止 境。內聖之功具足。即體固矣。復加以親民之用。何曰親民。民者。身中之良民也。良民者何。即性天也。使天下同胞。各親其良民。即聖人所謂兼善天下也。然我 一人性體靈明。皇天何喜。本乎皇天一視之心。願天下同胞。咸能用上切磋琢磨之功。復回性天之極大光明。由己推人。毫无人相。可以說明明德之功。係內聖也。 親民之功。係外王也。內聖外王之功具足。一言而為天下後世法。一行而為天下後世則。在世曰聖賢。出世曰仙佛。至善境界不行而至矣。

【白話】大學之道,原來就在人人的性天之中。既然人的性天中早已具備了大學之道,那麼又何必要再學呢?由於靈性自理天降落紅塵以後,遭到後天的氣秉所拘 束,又受到物慾所蒙蔽,因而把原本充份的性天沈陷於萬丈塵氛之內。所以必須用切磋琢磨的功夫,以期恢復性天本有的靈明。因此所謂「大學」換一句話說,即是 教人學習如何發揚本性光輝的一門學問。

大學之道的學大,雖說是效法天地的德性,然而實際上的實踐,並不離開自身。所以必須先格心物、除私慾,使自性恢復本來面目,亦即是自身內聖之功夫達到止 境。內聖之功具足,道體穩固後,須再加親民之功用。何謂親民呢?所謂「民」是指自身中之良民,而所謂良民也就是指性天。人人各都具有自性良民,使天下同胞 都能親近他們的自性良民,就是聖人所說的「兼善天下」。

在所有性靈之中,我一人恢復性體靈明,在 皇天的立場而言,又有什麼好欣喜的呢?我應體會 上天之大愛,本著 皇天對天下同胞一視同人之心情,期望天下同 胞也都能用上切磋琢磨之功夫,以恢復人人性天中極大之光明。如此由一己的切磋琢磨,推展到使人人都能發揚自性,進而人與人間毫无人相之分別。由此可以明白 大學中明明德之功夫就是內聖;而親民之功用就是外王。內聖外王之功都具足,然後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足以令天下後世效法,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作天下後世之準 則,在世時被稱之為聖賢,出世後被列為仙佛。那麼大學所揭櫫至善之境界,自然就達成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字解】知止既知己所當止之境。定者羈心猿繫意馬。不能任其馳騁。使其有所歸宿也。靜者清靜无為。念茲在茲。朝斯夕斯也。安者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安。各得其所。次第不紊也。慮者內功已足。而慮外功之弗成。抱悲天憫人之至慮。慮人不脩性。慮世不清甯也。得者盡其性中之能事。廣建聖功。慈以化人。悲以憫世。三千大千視為一體。四億七千萬悉如同胞。由我性天之光明。而推及億兆同胞。各復自性。而我之佛果。不期其得而自得也。

【節解】以上三大綱領。人各能毅然作去。結果達到至極无以復加至善之境界。然初步欲學大學 之功。須先心知止於何處。曰止於性天也。心有所歸。而性不問自定矣。性定之後。則此身若有若无。此心如在如不在。此性若非然而不非然也。清靜无為。渾然一 理。靜若山嶽。動似河海。而達到真靜之境界。此所謂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安矣。性既安則內聖之功具足。以下慮與得者。此其外功也。亦可以說是親民之 道耳。內聖雖係具足。必以悲天憫人之心常抱。苦口婆心化世。一人性天未明。己之性天猶未明至極峰耳。慮者。慮世界眾生不悟。慮社會同胞性天未明。此以眾生 為慮。以天下為憂也。亦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也。量己性之所知。發己性之所能。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如春風到處靄然拂面。萬物為之萌芽。人 人為之喜色也。如是眾生覺性。而己之外功得矣。

【白話】以上所揭櫫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等三大綱領,世人如果都能毅然的去實踐,結果就能達到至極无以復加的至善境界。但是想要實踐大學之功,第一步 必須先明白心應當止在何處。心所應當止之處即是性天,只要明白性天所在,使心有所歸宿,那麼性自然就能定了。

性定之後,那麼這身若有若无,這心如在如不在,這性若非然而不非然,清靜无為,渾然一理。靜時就如山嶽一般鎮定,動時就像河海一般壯盛。像這樣達到真靜的境界,就是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安的意思。性既然能安泰,那麼就達到內聖之功具足。

以下所說的「慮」和「得」,就是指外功而言,也可以說是親民之道。雖然我自己的內聖之功已經具足,更必須時時刻刻懷著悲天憫人的心情,苦口婆心的渡化世人。在芸芸眾生中,如果還有一個人仍未恢復性天之光明,那麼就是我一己之性天還未能達到光明的巔峰。

而所謂「慮」,是憂慮世界眾生不悟自性,憂慮社會同胞之性天仍未恢復光明。這完全是以眾生為考慮,以天下為擔憂,也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 樂」的情懷。因此必須發揚一己自性之良知,發揮一己自性之良能,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使世界一道同風,就如春風和藹的迎面吹拂,萬物因而欣欣萌芽,人人臉 上因而充滿喜悅的顏色。像這樣使眾生都能覺悟自性,而我一己的外功就完成了。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字解】物。即有形質之物。本。即發物之源頭。末。萬殊也。事。親民渡眾之事也。始。即開端。終。即結局。知。即明澈。先。即先天賦性 皇 。後。即後天性生我父母也。道。即无極至境。

【節解】凡世界具體之物。必有源頭。例如一株植物。源頭在其極細極微之顆種裏。此其物之本 也。此株植物。由根發本。自本生枝長葉。終於結億萬極細極微之顆種。此其末也。亦即由末返本耳。如物无本。則末從何來。无末則返本无從。本能生末。末復能 返本也。至於人間。凡是一事。多半有始无終。美滿之事情。結果陷於苦惱。如復性天之人。以親民之功。為己應份之事。朝斯夕斯。念茲在茲。乾乾不息之真精 神。而矢志前進。將以造至善之極峰為終矣。苟其始勤終怠。莫言親之事。縱極細極微之事。亦萬无一成。我且拿個比喻。蒼天之始終也。試觀之每年春夏秋冬。寒 來暑往。分毫不錯。從開天闢地為始。傾天陷地為終。无有一年不是如此。甚至无有一月一日一時不是如此者。大始大終。人何不法歟。果能如天地之始終。凡天事 人事无一不成也。知所先後者何解。知者明澈我形覺之先後也。能明曉性之源頭。身之由來。當然孝道是不可少者。然在一般明哲來論。順親之心。養親之身。大哉 孝乎。殊不知盡先天之孝。亦在孝之一端也。何曰先天孝。天下眾生靈性。本是一 。所以方稱世界之人。皆我同胞也。此孝何盡。能將我性天復初。實現親民之功。俾兄弟姊妹。攜手還原。共造无極境界。此謂孝先天賦性之 。盡孝之大也。所以盡孝於先天。盡孝於後天。兩層大孝。可以說為並重也。果能如是則近道矣。亦曰造至道矣也可。然此節分析理氣象焉。物有本末。象也。事有終始。氣也。知所先後。理也。以理氣象而悟至道。庶乎其不差矣。

【白話】舉凡世界上具體之事物必定有其產生的源頭。例如一株植物的源頭就在那極其細極微的種籽。這就是這件物的本源。這一株植物以根為本源,而生出枝幹, 長出樹葉,最後終於結成億萬顆極細極微的種籽,這就是它的末。然而這也是它由末返本的意涵。假如物件沒有本,那麼末又從何而來?假若沒有末,那麼這物件就 无法返還本源。從這裡我們必須瞭解由本能生末,而末又能返本的道理。

至於人間的事情多半是有始卻无終。一件原本美滿的事情,結果卻往往陷入苦惱的情境。一個已經恢復性天光明的人,把親民渡眾之功作為自己份內應盡之事,因而能朝斯夕斯,念茲在茲,秉持乾乾不息之真精神奮勇前進,把達到至善的極峰為目標。

然而如果他開始時勤奮向前,但最後卻退縮懈怠,那麼不要說是親民的事,縱使是最細微的事,也是萬件中无法完成一件。讓我們看看蒼天如何有始有終:每年春夏 秋冬四季,寒來暑往,一分一毫都沒有差錯。即使是從開天闢地開始,一直到傾天陷地為止,沒有一年不是如此,甚至沒有一月、一日、一時不是這般。像天地這樣 大始大終的精神,為什麼人們不效法呢?人們果真能如天地始終的精神,那麼不論是天事或者是人事,沒有一件不能完成的。

再看「知所先後」如何解釋。「知」是澈底明白我的形體和知覺之先後關係。因而也就能明曉本性的源頭,以及自身的由來。既然明白源頭、由來以後,當然就能體 會孝道是身為人所不可或缺的德行。在一般所談論的孝道之中,能做到順親之心,養親之身就是最大的孝行了。殊不知還有盡先天之孝,也是為人所應當盡的孝道。

何謂先天孝呢?首先必須明瞭天下眾生的靈性原來都是一 所生,所以我們才說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姐妹。那麼這先天的孝道要如何才能達成呢?首先就是要恢復我本性的光明,然後實現親民渡眾的外功,以利兄弟姐妹都能手牽著手,一同返本還原,共同回到无極之境界。這是盡孝於先天賦予我們靈性的 皇 ,也是盡了大孝。所以盡孝於先天 皇 和盡孝於後天父母這兩層大孝,可以說是並重的。人如果能這樣達到盡孝於先天和後天,那麼人道、天道可以說都完成了,也可以說是達到至道了。

這一節同時也在分析理、氣、象。如「物有本末」就是指象而言;「事有終始」就是指氣而;而「知所先後」即是指理而說的。以理、氣、象的角度來體悟至道,幾乎是相差不遠了。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字解】明德。道心也。心靖息爭。大同之景象也。治。治理也。齊。齊家先齊心也。脩。克己也。正。居中也。不偏不倚。大中至正。誠。无虛也。致。推廣也。格。除也。即格心物驅身物也。

【節解】此一節乃由用返體也。言古代聖君賢相。將自己明德復初。而後實踐親民之用。欲使天 下同胞。咸明其固有之明德。應當由何處入手。必須先將本國士民。格其心物。致其良知。然後始能明其明德於天下。欲將國內士民。格其心物。致其良知。必須先 由家庭作起。諺曰。治國易而齊家難。何也。治國之道。除行仁政外。以法濟其所不及。齊家則不然。悉用於大化之力。先齊其心。舉家言行範以道德。咸能明其明 德。而後家有千口。心只一心也。然欲齊其家。必須先脩其身。脩身之法无他。初步必須言行相顧。捨己從人。虛心容物。二六時中。如對鬼神。曾子曰。十目所 視。十手所指。戰兢自持。恐德不足以化他人。而況肆之乎。但欲作到此步。必須先正其心。心者一身之主。萬相之宗。心之所發。意必隨之。意之所動。身必行 之。此心中立不倚。澄然如長天秋水。萬里一色。浩然正氣。充塞兩大。欲作此步。非先從誠意上手不可。意何以誠。意者心之發。心發意隨。一體連貫。此意蕩蕩 如虛空懸掛。本无著落。忽善忽惡。本无止象。如不加以誠字。則渺渺何著。誠者何。即不虛之謂。意發中誠。身行合理。意存至誠。而心則大中至正矣。欲致此步 者。必須致其良知。良知即自性也。致者推廣行遠也。如良知埋沒。心意又安所歸乎。心既无歸。仍无止境。雖欲正而不可得。性者君也。心者臣也。意者民也。身 者役也。君心克明。峻德是懷。而心意身。始能共役。而踐之以道也。君失其位。則飛沙橫流。變吉祥為禍殃矣。而又安能得其道哉。欲致其良知。必須先格心物。 將氣秉所拘。物慾所蔽。一切傳染之性咸去。恢復固有本然之性。則以上造詣不行而至矣。此章係由用返體。萬殊總歸一本。氣象終還一理。諺曰。水流千遭歸岱 海。此之謂也。總言聖經賢傳。佛學道典。千言萬語。不外一性。性之所發。理不得而奪之。理之所生。數不得而移之。數之所至。人安得而強之乎。欲移其數何 難。遵循大學條目。實地力行。則命由我造。福自天申矣。信然。

【白話】這一節乃是由用返體的寫法。主旨在說明古代之聖君賢相,將自己的明德本性復初後實踐親民之用。

由文中可以瞭解,想要使天下同胞都能恢復他們明德本性之光明,應當入手之要點,那就是使自己本國的士民,人人都能格他們自己之心物,致他們自性之良知,然 後才能使天下人都能明明德。而想要使國內士民都能做到格心物,致良知,必須先從自己的家庭做起。然而諺語說:「治國容易而齊家難」為什麼呢?因為治國的方 法中,除了施行仁政以外,還可以用法令來彌補施政之不足。但是要做到齊家就不一樣了。

齊家之道必須完全仰賴大德感化之功,先齊心,使全家人的言行都合乎道德之規範,再使全家人都能恢復本性之光明,如此一來,即使家中的成員有一千人,而心只 有一心。然而要想達到齊家之前,則必須先脩養自身。脩身的方法无他,第一步必須要做到言行相顧,在待人處事中,可以放棄一己之成見,虛心接納別人的意見, 二六時中如同面臨鬼神監察般謹慎,如同曾子所說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般戰兢自持。一心唯恐自己的德性不足以感化他人,更不必說放肆言行了。

但是想達到脩身之地步,必須先端正心思。因為心是一身之主導,萬相之宗主。心思一旦發動,則意念必然隨行,意念萌動,身必實行。所以心必須中立不倚,澄澈 得如同長天秋水一般的萬里一色,使一股浩然正氣,充塞於天地之間。而想要做到這個地步,如果不從誠意著手的話,是不能達到的。那麼意要如何才能誠呢?我們 瞭解意是由心所發動,心思發動,意念隨行,心意乃是一體連貫。這意念原本飄蕩在虛空,漫无著落,忽善忽惡,沒有止象。如果意不加上誠,就渺渺茫茫,不知能 著落何處。誠是什麼呢?誠就是不虛的意思。意念的發動能合乎誠懇信實,則使身的行為合乎真理。意念長存至誠,則心就能居於大中至正之位了。

而想達到誠意這個地步的話,就必須致良知。所謂良知就是指自性。而致乃是推廣行遠的意思。倘若自性良知遭到埋沒,那麼心意又怎能有歸宿呢?心既然沒有歸 處,就永遠无止境的向外奔馳,雖想使心端正其位,卻一點辦法也沒。本性乃是我們的聖君;而心就是那臣;意就如同民;身即是差役。倘使君心能明道,懷抱峻 德,那麼心、意、身自然都能共同接受本性的差遣,而向天道康莊邁進。反之,如果君失離其本位,那麼將造成飛沙橫流,使原本吉祥之景象,變為禍殃連連,那又 如何能安然的行走在正道上呢?

想要達到致其良知,必須先格心物。把拘束自性的氣秉,以及蒙蔽本性的物慾,一切傳染之習性一併革去,以求恢復本性固有之面目。如此一來,上述所示的條目造詣自然不必勉強,就能達到了。

這一章在說明由用返體,萬殊總歸於一本,氣、象終究返還一理的道理。俗諺說:「水流千遭,歸於大海。」就是這個意思。總而言之,不論儒門之聖哲行徑、賢達 傳統,或佛家學術,道德典籍,千言萬語,所闡釋的不外乎這一點本性。由本性所引發的,理不能改變;由理所衍生的,數不能移動;由氣數所導致的,人不能強 求。然而人想改變他的數,其實有何困難呢?只要遵循大學所揭示的八條目,實地去身體力行,那麼所謂命運就由我自行創造,所謂福德自有上天安排。相信這是必 然之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字解】如前。

【節解】是以將後天一切氣秉所拘。物慾所蔽。傳染之性。悉數格去。則猶撥雲霧而重賭青天 矣。如是推廣行遠。致達我良知之所能。以盡其天職而化民也。意雖欲惡不得其伴矣。故曰誠。誠其意。意有所止。雖心發以不正。而意亦弗隨之。心安得不正乎。 心居至正。覺心源漸趨性海。性安得不磊落光明哉。故格致誠正。內聖之功也。身既脩。見於言行。大德所感。未有不俯首而受化之者。舉家心齊。始曰家齊。國者 一家一家所集合也。我家齊。眾家慕之。推廣行遠。咸向春風。復濟之以法。而國大治矣。國治諸侯響應。朝野仰望。士民引領。安謂天下不太平乎。故脩齊治平。 外王之功也。體用分明。則內聖外王備矣。

【白話】所以我們如果能夠把一切拘束本性的氣秉,以及蒙蔽自性的物慾等後天傳染之習性完全格除。那麼靈性就能如撥開層層雲霧,而重見青天一般了。依此要領向外推廣,發揮我們自性良知之能事,即能完成上天所交付予我們渡化萬民的天職。

格物、致知以後,由於本性良知與天理契合,所以意念縱使偶然萌生邪惡,卻因得不到良知的呼應而停息惡念,這就是誠意的境界。既能誠其意則意念就有所止境, 即使心思有一些許的不正直,卻得不到意念隨行,那麼心穴怎會不端正呢?心能居於大中至正之位,而能逐漸覺察心之本源,心靈漸漸親近本性,那麼本性怎不現出 磊落光明之景象呢?

所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條目次第乃是內聖之功。

內聖功夫充足後,即能達到脩身,於是德性表現在言行。週遭的人都能受到大德所感召,因之沒有不心悅誠服而接受渡化的了,一旦能使全家人都齊心向道,就稱之 為家齊。而國乃是由一家一家所集合而成的團體,如果我的一家人都齊心向道,受到別人的欽慕,而加以學習及推廣,使家家都沐浴在天道的春風中,再加以法令輔 助社會,那麼國家自然能得以大治。一國能大治,受到各國諸侯的效法響應,以及朝野人士的肯定,那怎麼會說天下得不到太平呢?

所以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王之功。

以內脩本性,內聖之功為體;以外渡善信,外王之功為用,體用之功效顯,使大道弘揚於四海,那麼內聖、外王之功就完備了。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

【字解】天子。天下元首。替天行道。教養萬民者。庶人。萬民也。壹。无極代稱數之始也。

【節解】天子元首。替天行道。教養萬民。必須由己身作起。欲從己身作起當先由何處入手。必 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次第不紊。循序而進。內聖之功方足。如是則性天污垢消盡。一身瑩瑩。潔白如玉。以不言化諸國。以立身教民。推廣行遠。天下萬 民。咸知脩身為本。民以自治何用被治乎。故聖君之治民者。非治民身也。治民心也。只治其身。不治其心。則捨本而逐末矣。如能治其心。而身无有不治者。空治 其身。而心亦未有不馳者。故聖君非治民也。化民也。欲實現萬民皆得其化。非己身內聖之功具足不可。治民。化民。誠有分析。可不細思歟。所謂自天子以至於庶 人。其間泛濫无疆矣。可以說一個團體。為其團體之長即君。被其所使即臣。如一個商號。經理君也。其下臣也。只要經理一身作則。言行合度。待人如己。未有其 下而不盡忠於經理者。此從一個小範圍說起。任何團體皆然。由小推大。方能極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也。先由一個小團體之君臣。而推到整個 天下之君臣。個個小團體。君明臣忠。則大天下之君臣亦然。此何理也。假如大天下君臣。不順天之道。執天之行。安能化小團體之君明臣忠哉。故由個個小團體之 景象。則自知大矣。此一貫之理。不可移焉。休謂君只言皇上。臣只言官也。一個團體莫非君臣。一個組織莫非君臣。世人休執一也。

【白話】身為天子,乃天下人之元首,要負起替天行道,教養萬民之重責大任,首先必須由自己本身作起。而要從自己本身作起,應當要先由何處入手呢?那必然是 要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四條目做起,依此次第,有條不紊的循序而進,那麼內聖之功才能充足;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性天中的污垢消除淨盡,使自身瑩瑩潔 白如玉。行不言之教以渡化諸國,以立身行道來教養天下萬民。由近而疏,依序推廣行遠,使天下萬民都能以脩身來作為人處世之根本,那麼人民都能依此自治其 身,何必憂慮被法律約治呢?所以有道聖君的治民之道,並不在於約束人民的行動,而是要教化民心向道。

如果在位者只知飭理人民的言行,而不知以真理來教化民心,那就流於捨本逐末了;一旦能夠治心,使人人向道,那麼人們的言行舉止就自然中規中矩,而達到治理 天下的目標了。如果只是治理人的外在行為,那麼人心沒有不向外奔馳的。所以聖明之君王並非存著治民的心態,而是懷抱感化百姓的心情來治國的。而想要使萬民 都受到良好的教化,聖君本身內聖之功就必須充足才可以。由此看來,「治民」和「化民」二詞其實是有區別的,這一點值得深思。

至於「自天子以至於庶人」這中間所包括的範圍廣泛无邊。我們可以說舉凡一個團體當中,身為該團體的領導人,就如同君;而在這團體中,接受領導以及差遣的人 就相當於臣。例如一個公司行號中的經理就可以說是君,而他所領導的下屬就是臣。只要經理一身作則,言行都能符合節度,對待他人如同善待自己一般,那麼他的 部屬便沒有不盡忠於經理的。在這裡我們只是舉這一個小範圍為例,實其不論是任何一個團體也都是如此。

從這一個小例子推展到大範圍,我們就能清楚的說明「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了。先由一個小團體的君臣關係,推演到整個天下的君臣關係。如果 每個小團體中都做到了君明臣忠,那麼可以想見這個大天下必然也是君明臣忠。這是何道理呢?假如大天下的君臣不能順天之道,執天之行,那怎能感化天下間的這 些小團體,使他們也能做到君明臣忠呢?所以從一個個小團體的景象來觀察,自然就能瞭解大團體的氣象了。這便是一理貫徹,不可改變的真理啊!

所以我們不要只把君認定是指皇上,也不要只以為身居官位的人才是臣。而應當明白只要是一個團體就存在君臣;任憑是一個組織就有君臣。希望世人對於君臣的範圍,不要認定得太狹隘。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字解】本者。格致誠正是也。末者。脩齊治平是也。厚薄皆不得中理。

【節解】所謂其本亂者。乃格致誠正四步功夫。皆未循序作到。而欲實踐脩齊治平之舉。誠為難矣。如同灌溉植物。不溉其根。而灑枝葉。則愈灑愈枯。人可不自警歟。所以捨本逐末。乃是根本極大錯誤。厚者何。曰性。薄者何。曰情。應其厚其所厚。薄其所薄為然。故道德君子。未有厚者薄待。薄者厚遇也。

【白話】所謂「其本亂」的意思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四步功夫都沒有按順序做到,而卻一心想實現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舉動,那就相當困難了。 這就如同灌溉植物時,不把水灌溉在植物的根部,而只噴灑在枝葉部份,那麼不論如何噴灑,植物終究愈枯萎。有志脩道的君子,對於這一個要點難道可以不自我警 惕嗎?像上述那樣捨本逐末的做法,乃是根本上極大的錯誤呀!

那一方面是我們所應該重視的呢?這就是我們的自性啊呀;而什麼是我們應該看淡的呢?那就是人的情意。一個有道德的君子,對於應當重視的就要重視,而對於應當看淡的就要看淡;總不能對應該重視的卻輕忽了,而對於應該看淡的,卻反而厚愛有加。

【總論】大學一書。雖曰大人之學。究其根源。乃人人之學也。人人各具天賦靈性。至圓至明。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婦人孺子。莫非皆然。人在幼稚。性本至善。曰本然之性。身歲漸長。氣拘物蔽。曰傳染之性。人人各具其性大。惜乎不知覓耳。此所謂大而不知其大。小而反行小矣。

孔子言。曾子述。一篇經文。總括意義。无非令人人各覓其大。何為大。曰性。何為小。曰 情。如能將我具有之性大。下定決心。用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功夫。將性大復初。則我一杯之水純潔。傾於大海之中。渾然焉分。然而性大者。非一人獨具。 天下萬民悉具也。天下有一人未復其本然性大。則我性何足為大。所以大學之道者。即令人人學其覓性大之道也。

欲覓性大。當學何功。須用格致誠正。循序不紊功夫。矢志前進。將人相我相。蕩然掃淨。 視人猶己。性係同胞也。我覺性。同胞迷性。我心何忍。故應實踐親民渡眾。捨己從人。化人人為善之責。躋世界為大同之任。人人身有所循。心有所歸。性有所 安。則我臻至善矣。何曰至善。能將我一杯之潔水。傾於大海之中。渾然不分。此至善也。假杯水有纖塵之染。則傾海之後。亦顯然有斑矣。

至善者。无極真空也。我之性大與无極合並。則我一身則非我矣。何也。大而无外。窮極乾 坤。萬物即我也。豈視一四肢百駭之軀為我哉。如是則至善无階可升矣。此事縱婦人孺子各皆能之。惟人自棄。何勝浩嘆。故古聖教世。先令世人。由格物之功著 手。而達於上上之乘。苟一日克己。則即一日聖賢。終身克己。則即終身之聖賢。至善者身儲焉。願天下萬民迴光返照耳。

其下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之語。乃聖人循循善誘。引人入聖之法也。人能知物有本末。返躬自想。一物尚能返本。何況人乎。老子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植物尚能返本。人可不自警歟。

人之本末為何。具性形兩層論。先天賦我之性。本源在何。曰真理也。後天生我之身。本源 在何。曰父母也。先後兩層。大本大源。即已明曉。應當復性返本。歸於真理。盡孝報本。順養父母。果如是如植物之返本。則誠若天地。恒若日月。安有事而不終 始乎。由此明瞭。先天後天之分。洞澈本然傳染之性。則近於至善之道矣。

聖人深恐天下後世。讀是書誠易。行是書則望洋生嘆耳。故先以物與事作入德之徑。曉先後之殊。則不難趨進至善之路。內聖之功具足。則外王如風行迅雷之速。綱領條目。一以貫之。真如矢之不倚耳。

【白話】大學這一本書之名稱定義雖然解釋作「大人之學」,然而我們深究其中之主旨乃在於探討靈性之根源,因此我們可以明瞭,大學乃是一門人人所需要的學問。

人人都具備有來自上天所賦予的靈性,這點靈性最為圓滿,最為靈明,即使是聖人也並不比他人增多一些;縱使是凡夫也不比別人減少一分;不論是老婦或稚子,沒 有一個不是如此。人在幼小時,自性本來至為善良,稱為「本然之性」。但是隨著年齡逐漸增長,靈性漸漸的受到氣稟所拘束,以及物慾所蒙蔽,這稱為「傳染之 性」。

人人都具有成就崇大的特性,可惜人卻不知道要尋找這個崇大的本質,加以發揚光大。什麼是使人崇大的原因呢?那就是本性;又什麼是使人卑小的因素呢?那就是 情意。如果人能下定決心,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功夫,恢復原本所具有的崇大自性,則自性的光輝顯露,如同一杯純潔的水傾倒於大海一般,與天道渾 然一體。此時更能體會到這崇高偉大的自性,並不是只有我一人獨具,而是舉凡天下萬民也全都具備這本性。天下間如果有任何一個人還未能發揚他自己那點偉大的 本性,那麼我自己的本性就不能稱得上達到崇高的頂點。所以大學之道的最終究目標,乃是在於要使人人都能找到他自己那點偉大的本性,而發揚人人自性之光輝。

然而要使人人都能發揚自性,應當教人學習何種功夫呢?那就是必須使人能循序不紊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此外,還應該使他具有不分人我的觀念,摒棄一己 的成見,去包容眾人,懷抱不忍他人迷失本性的慈悲心情,進一步實踐親近萬民,普渡眾生,化人人為善,使世界同登大同的責任。如此一來,每個人的行為有所遵 循,心有所歸宿,本性有所安定,才算達到至善之境界。

至善的意思是什麼呢?如前所舉之例子,如果有一杯水潔淨得可以在倒入大海之後,杯水和大海的水渾然不分的情境,這就是至善的境界了。假如這杯水受到一點點 灰塵污染,那麼在傾倒入海之後,這一點點的污染就會明顯的浮現。所謂至善是无極真空的境界。如果我們這點崇大的本性能與无極合而為一,那麼我這一身的全體 就已經不是只有一個我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這境界已經達到大而无外,含蓋天地盡頭了,而萬物已然成為我的一部份,這時難道還要說只有這一具四肢百駭的 軀體才是我嗎?一旦達到這個境界,則所謂「至善」的高峰,不必動用任何階梯就已經攀登了。像這樣達到至善境界的目標,縱使是婦人孺子都有能力完成,只可惜 人們自己放棄這樣的良能,實在令人感嘆。所以古聖教導世人的方法,是先讓世人由格物著手,然後循序而達到最上上乘的境界。如果我們能有一日克己,那就可以 說是一日的聖賢;如果能達到終身克己,那麼終身就是聖賢了。而「至善寶地」就藏在我們自身,但願天下萬民都能訪求明師指授這個至善地以後再加以迴光返照, 使自性之明德光輝顯耀於宇寰。

接下來「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一段話乃是聖人循循善誘,引人入聖的寫法。人既然能知道物有本、末,就能回頭來思考,物都能返還本來,何況是人呢?老子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既然植物都能返本,人難道能不自我警惕嗎?

那麼人的本和末是指什麼呢?我們分別從本性和形體兩個層次來討論。就本性而言,在先天賦予我們本性的根源是什麼?那就是位居无極理天的 皇 啊!而在後天生育我們身體的本源是誰?那就是父母啊!

既然已經明瞭了賦予本性,以及生養身體的先後天兩層大本大源,我們就應當要恢復本性之原來面目,靈性返回理天,朝見  顏; 在世則盡人子應盡之孝道,順養後天生身的父母,並立身行道,以顯揚父母,一同返回无極聖境,共享无邊的清洪之福。人如果能學習植物返還本源的道理,其至誠 如天地,其恒心如日月,那麼返回无極之事那有不成功的呢?從這個道理明瞭人的先後天本源之分,清楚的辨明本然之性以及傳染之性,那麼自然能接近至之道了。

由於聖人深深擔心天下後世的人們,雖然很容易的就讀懂大學這一部書,可是在實行書中所闡發的道理時卻望洋生嘆。因此先以物和事作入德之門徑,使人明白先後 天來源之不同,那麼要想向至善之路邁進就不難了。一旦內聖之功充足,那麼實踐外王的腳步就能如春風流行,如迅雷閃爍一般的快速。大學一書所闡揚,由三綱領 到八條目一以貫之,就如箭矢到靶心的行進路線,一點也沒有偏差。

傳十章

(一)釋明明德

康誥曰:「克明德。」

【字解】康誥周書。克能也。明德本然之性也。

【節解】所謂克明德者。即是盡其明德之能事。明德何能。五常之德具焉。實踐五常。即率性之謂道。所謂發於明德。而終歸於明德也。或問曰。此何理也。我曰。五常係由明德所發。能盡其五常之能事。則明德始為明矣。

【白話】所謂「克明德」的意思,是指發揮明德本性與生俱來的良能。究竟明德本性有什麼良能呢?良能乃是指五常(仁義禮智信)之德都完備。實踐五常之德,即 是中庸所說的「率性之謂道」。這是由明德本性所發動,經由實踐而成就明德本性。有人會問:這是什麼原理呢?。

呂祖說:。五常之德乃是發明德本性。能夠發揮五常的功能,那麼明德本性才能顯露出他的光明。

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字解】太甲商書。顧謂常自在之也。諟猶此也。

【節解】所謂天之明命者。天以空洞靈明之真理。賦於人身曰性。性運週身曰命。然我命之由來 出於性。性之由來出於理。命與至靜空洞之理天。息息相通也。我之一身如小天地。一身可能融會三極。天之明照我之命。故一念善天必知。一念惡天必曉。我心如 廣播電台。心浪一發。則波波羅羅層層外出。乾坤雖大。頃刻即遍。此我心有所因。而天有所覺也。所以道德君子。目神注視。懼心魔之萌動。以保全上天命我之明 德。而我亦須脩性了命也。性何脩。命何了。脩性之法无他。格致誠正。是也。了命之法无他。命富貴借富貴以濟世。命貧賤固窮以安命也。此所謂顧諟天之命之總 意矣。

【白話】所謂「天之明命」的緣由,乃是由於 上天把空洞靈明的真理,賦予人身,稱為「性」。性能運轉週身的行動,稱為「命」。由此可知,命的由來是出於 性;而性的由來出於理天,所以命和至靜空洞的理天乃是息息相通的。我這一身就形同一個小天地,我這一身能夠融會天地人三極。上天明徹之光輝照臨我的命,所 以我有一絲的善念,上天必然知悉;我有一毫的惡念,上天也必定明曉。我的心就如一座廣播電台,心的波浪一旦發動,就一波接著一波,一層接著一層的向外發 出,即使天地之大,這心波也只在頃刻就遍佈天地間。這就是我心產生了一個因,而天就有所感應的緣故。

所以道德君子。目神注視。懼心魔之萌動。以保全上天命失之明德。而我亦須脩性了命也。性何脩。命何了。脩性之法无他。格致誠正。是也。了命之法无他。命富貴借富貴以濟世。命岔賤固窮以安命也。此所謂顧諟天之命之總意矣。

  帝典曰:「克明峻德」

【字解】峻書作俊。帝典堯典虞書 。峻大也。

【節解】能復其峻大之德。以盡大德之能事也。

【白話】這一段話是先描述帝堯能復明其峻大之德性,以完成崇大德性之良能。

皆自明也。

【字解】見前。

【節解】所謂明德者。簡言即自性也。欲復其自性。是由己復。由自性之大。推以群性。復其眾生自性之大也。

【白話】所謂明德,簡而言之即是自性。想要使自性恢復光明,必須由己身做起。然後由一己崇大之自性,再推展到全體同胞之自性,使眾生都能恢復自性之光明。

 

(二)釋新民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字解】湯商朝始君也。盤沐浴之器也。銘名其器。以自警之辭也。

【節解】凡古之聖君。受天明命。承負大任。撥亂拯民者。皆先脩其自性之功。以解生民倒懸之 苦也。故湯之盤銘。非所以銘器。乃銘心也。銘器以身警。銘心以性警。故身浴易。而心浴難。心浴則浴性近矣。何謂心浴。將心中貪嗔癡愛。澈底掃除。心物不 萌。則心浴潔矣。心浴則近性浴也。性浴而後。天理昭著。則即身中之小无極耳。所以欲用此功。身浴在於心浴。心浴在於性浴。日日自新。如江海之水。源遠流 長。略无間斷也。苟不自浴其心。自浴其性。縱使江海之水。以浴我身。於心性有何益哉。

【白話】舉凡自古以來受到上天賦予撥亂反正,拯救萬民重責大任之聖君,都是先脩養他自己的本性,以解救人民倒懸之苦。所以湯王在盥洗盤上所銘刻的這九個 字,其目的並不是只為銘刻器具,實質上的意義乃是要把這幾個字銘刻在心裡。藉著銘刻器具來警惕自身警;借著銘刻在心裡,來警醒自性。

我們都知道,要把身體洗淨很容易;然而要洗淨自己的心就困難了。能洗心,那麼就接近洗性了。何謂洗心呢?把心中的貪、嗔、癡、愛都澈底掃除,使心物不萌動,就洗淨自心了;洗淨自心也就近於洗淨自性的地步了。自性洗淨以後,天理昭明顯著,即是自身无極顯現。

所以要實行這個功夫,必須由洗身而體悟洗心的原理;從洗心瞭解其目的乃是在於洗性。按此要領,每日自新其心性,如同江海之水一般源遠流長,從不間斷。反之,人倘若不曉得自我洗滌內心,自我洗濯本性,那麼縱使是用江海的水來盥洗身軀,對於心性又有什麼益處呢?

  康誥曰:『作新民。』

【字解】如前。

【節解】或曰。民亦有舊乎。我曰然。何為新民。何謂舊民。所謂新民者。原性之民也。所謂舊民者。色身之民也。原性之民復初。運於一身。光潤全體。雖色身曰舊。則儼若原性之新矣。欲復原性之良民。其精良之法。前邊盡載。无容重述矣。

【白話】有的人會問:難道民也新舊的分別嗎?

呂祖回答說:是的!

什麼叫做新民?又什麼叫做舊民呢?所謂新民就是指原性之民;而所謂舊民就是指色身之民。如果能使原性之民恢復原有的面貌,運行於一身,使佛性之光輝滋潤全體,那麼雖然說色身是舊民,然而卻儼然如原性一般新。

要使原性之良民恢復本來面貌,最精良的方法已經完全在前文說明了。在此不必再重述說!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字解】詩大雅文王之篇。邦即國。命即上天之明命。

【節解】德无舊萬古常新。如蔚藍之青天。千秋不染其色也。復己明德。以化萬民。雖舊邦亦新。污瑖明德。雖新基亦舊,凡世間之事无不皆然。心台純潔。湛若秋水。雖溫故書。其味亦新。心台濃烏。萎靡不振。雖讀新書。其意亦舊。事无新舊。而在心台之潔與烏耳。

【白話】德是萬古常新,並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舊。就像蔚藍的青天,經歷千秋萬代也不會受到任何顏色所污染。

我們如能恢復自己明德之光明,以感化萬民。那麼雖然是歷史悠久的舊邦國,然而實質上仍是一個恒久常新的國度。反之,倘若使明德本性污濁不明,那麼即使這邦國是一個新奠立的基礎,但終究也是破舊不堪。

舉凡世間的所有事无沒有一樣不是如此的。一個人的心台純潔,湛然如同秋水一般明朗,即使溫讀故書,然而其中滋味也總是芬芳清新。反之,如果心台蒙上濃厚的烏雲,精神萎靡不振,縱使捧讀新書,但是其中意含卻總覺得老舊无味。其實所有的事物並沒有新舊之別,而是由於心台潔淨或污穢,而產生的變化而已。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極。

【字解】君子即成德之君子。極者至善之地也。

【節解】所謂君子无所不用其極者。列分三等。曰理。曰氣。曰象。或問无極極於何處。吾曰極 於无。无者真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无中妙有也。復問曰太極極於何點。吾曰極於太。太者氣天也。如將太下一點。用力推上去。即湛然為天矣。天者一大也。 一為數始。萬事萬物之源。故堯傳舜曰允執厥中。四字心法也。舜傳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之心法也。此一伸直。通天澈地。橫 貫四方。故伏羲氏仰觀俯察。一畫開天是也。將一作圈。則即无極之代稱。圓通靈明。无在无不在也。但此一。仍係有象。或問曰。一歸何處。吾曰歸於无。无極本 无一。此圈不過用以代之而已。氣乃一太之天。終有傾陷。歷盡十二萬九千六百年。此天仍復歸於无極耳。故曰太極極於太。此之謂也。或問皇極極於何處。吾曰極 於皇。皇者何。性主一身。此身法天象地。性主之。豈非一身之皇乎。聖人復其本然之性。率性中五常之德。實踐於言行。承道統之淵源。使萬民歸大化。天必降之 以大任。作萬世師表也。故至聖乃為皇極之極耳。試將皇字拆開看。白王也。換而言之。即无後天之爵封。瑩瑩一白王耳。故至聖曰素王。然性者亦係潔白如玉一王 也。故曰皇矣。然人皆賦有性皇。不過被心物所蔽耳。如格心物。己性復初。昭然宇宙。亦即太極之一大。展一化民。使天下士庶。內復性皇。外踐忠孝。各親其 親。各長其長。一大之能事畢矣。將一極於真理。歸宿至善。即返本還源耳。人皆聖賢之體。惜乎人弗悟也。是言象之君子。極於象質。言氣之君子。極於氣體。言 理之君子。極於虛无。三等君子。即分聖賢愚。各有不同。惟人自造詣焉。

【白話】

所謂君子无所不用其極的解釋範圍可列分為三等:即理、氣、象。

有的人會問:「无極要到何處稱為極呢?」呂祖解釋說:「无極乃是以无為極。」无乃是真空,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无中妙有。

又問:「太極要極於何處呢?」呂祖解釋說:「太極極於太。」太是指氣天。如果能把太字下的一點用力推上去,就能達到湛然明徹的天了。

天是一大,而一是所有數目的起始,是萬事萬物的源頭。所以堯在把道統傳給舜時說:「允執厥中」,這四個字就是傳承的心法;而舜在把道統傳給禹時說:「人心 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個字也就是心法的傳承。把這心法傳承中所指出的「一」伸直,能通天澈地,橫伸能貫通四方。所以伏羲氏就是仰 觀俯察天地萬物之造化,於是以這一畫開天,以顯示天道之奧妙。如果我們把這個「一」字畫作一個圓圈,那麼它就代表无極,顯示出无極圓通靈明,无在无不在的 特性。

但是這個「一」仍然有形象,所以有的人會問:「一要歸於那裡呢?」呂祖說:「一歸於无!」无極的本體原來連這個一也沒有,這個一所畫的圓圈只不過是用來代 表无極罷了,而氣天就是一太的天,歷盡十二九千六百年,氣天終究會傾頹毀滅,也就是說終於歸於无極。前述「太極極於太」所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有的人又會問:「皇極要極於何處呢?」呂祖說:「皇極極於皇。」

「皇」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本性主宰我們一身。我們一身的形態法天象地。又有本性作一身的主宰。那麼「本性」不就是這一身的皇嗎。由於聖人能回復他那 本然的自性,並且遵循著本性中所具備的五常之德而實踐在他的言行舉止。進一步承繼天道的道統淵源,更引導萬民歸依大道。因而天必然賦予他大任,以作為萬世 師表。所以我們可以說至聖乃是為皇極的中心。試將皇字拆開來看是「白王」。換句話說,也就是指沒有受封後天的爵位,而是一位光明磊落的聖人,瑩瑩的一位白 王。所以至聖孔子被尊稱為「素王」。

然而人人的自性不也是潔白如玉的白王嗎?所以本性也可以被稱之為「皇」。人人都具有上天所賦予的性皇。只不過被心物所蒙蔽罷了。如果我們能夠格心物,使自 己的本性恢復原來的面貌,使自性的光輝照耀宇宙,那麼不也是太極的一大嗎?更進一步推廣本性的光輝,以感化萬民,使天下的人也都能恢復他的自性王,都能實 踐大忠大孝,都能孝順他的雙親,尊敬他的長輩。那麼我自己本性的太極一大之功就能完成了。

我們能夠以真理為終極,以至善聖域為本性的歸宿,就稱為「返本還源」。須知,人人都是具備聖賢的本體,可惜不能善加體悟。因此,執著於形象的人,以有形象 的物質為終極;執著在氣的人,就以氣為終極。而體悟真理的君子,就能以虛无聖境為終極歸宿。從這三種人所體認的不同,就分判出聖人、賢人,以及愚人等不同 的境界。之所以有不同的境界,其實都是由於各人的造詣不同啊!

(三)釋止於至善

詩曰:「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字解】詩商頌玄鳥之篇。邦畿王者之都也。止居也。

【節解】所謂千里之邦。乃萬民色身之止處也。此係用淺意來論。極其深奧非然。人人各有邦 畿。人人各有良民也。古人曾以己身法天象地。性者身中良民也。身者性之邦畿也。或問曰。上節將性比皇。此又比民。何其自相矛盾也。吾曰非然。皇與民後天之 尊卑有別。性者先天也。先天何有皇民之別哉。故性曰皇可。亦曰民焉也可。如將我一身之邦畿。用上格致誠正。循序不紊聖功。次第進行。邦畿大治。原性復初 矣。性者一身之君。如性攝其權。一身言行則不踰矩也。良民之性。止於一身之邦畿。不過臨時止處耳。一身邦畿大治。推己及人。兼善於天下。則身中良民之性。仍歸於无極矣。

【白話】一般把千里邦畿解釋作萬民所居住的京城,是字面上淺白的解釋,其中還有更深奧的意義。我們應體會人人都各具有邦畿千里,人人也都各有各自的良民。古人把自身比作天地,本性就是自身天地中的良民,而身就是自性良民所居住的邦畿。

那麼有的人或許會問,為什麼在上節中把自性比喻作皇,而在這一節卻又把自性比擬作民呢?這麼一來難道不會自相矛盾嗎?呂祖解釋說這並沒有矛盾。由於皇和民 乃是後天用來區別尊卑,而自性乃是先天的理念,在先天的觀念中其實並沒有皇、民的分別。所以我們可以把本性比擬作皇,也可以把自性比喻作民。

如果能把我們這一身邦畿用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循序不亂的聖功,依照順序去進行,那麼就能把邦畿治理得很完善,原性的良民也就能恢復原來的面目了。 而恢復本來的自性又作一身的聖君,本性攝理其一身之大權,那麼一身的言行舉止就不會踰越規距了。然而這一點良民的本性止於一身的邦畿這件事,只不過是一己 臨時的止處,一旦自身的邦畿大治以後,更必須推己及人,兼善於天下,那麼才能使身中的良民自性歸於无極。

  詩云:「緡蠻黃鳥,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字解】緡詩作綿。詩小雅緡蠻之篇。緡蠻鳥聲。丘隅山角樹木密茂之處。

【節解】此孔聖引詩以誥誡天下後世也。言緡蠻之黃鳥。尚知止於丘隅。況於人乎。緡蠻之黃 鳥。止於丘隅。乃其止也。人生碌碌一世。營營名利。結果止於墳墓。即為止乎。吾曰非然。人須知其所當止之地。當止之地在何。翻覆辨論。不外一性。首先復其 性。則身中无極現焉。繼之用太極一大之功。兼善天下。復將一大還於无極。咸令乾坤蒼黎。明己性天。止於无極之處也。性知所止。則色身歿後。性珠圓明。萬古 常昭。如孔聖一言而為天下後世法。一行而為天下後世則。不皆同人乎。有何聖凡之別。惟在知止不知止耳。

【白話】這一節是孔聖引詩經以誥誡天下後世的意思。旨在說明那緡蠻鳴叫的黃鳥,尚且知道要止於丘隅,何況是人更應該知其所止!

緡蠻黃鳥所止的丘隅,乃是它的棲止之處。然而人生為了名利而庸庸碌碌的鑽營一世,其結果竟然止於墳墓,難道這就是人最後的歸宿嗎?那當然不是囉!人們必須 知道自己所應當棲止的地方在何處。人要棲止在那裡呢?翻來覆去的辯論,不外乎是要止於自性。首先恢復自性之光明,則能顯現出身中的无極,然後用太極一大的 功夫去以兼善天下,再把一還於无極,使天地間所有性靈都能恢復本性的光明,而達到至善的境界。

本性能止於无極,那麼一旦色身去世以後,一團圓明的性珠常照萬古。就如至聖先師在世時所說的每一句話都能為天下後世的人們所效法,他的每一舉一動都能作為天下後世人們行為的準則,人人本性同等的光明,不必再作任何聖與凡的區別。要使世道達到這樣的境界,關鍵端在於人們是否能知道止於何處而已。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字解】於緝之於音烏。詩文王之篇。穆穆深遠悠久之意。於嘆美辭。緝繼續也。熙光明也。

【節解】大哉文王之詩篇也。文王受天大任。為繼承道脈之大聖。性天磊落。放大光明。推廣行 遠。親民化眾。故岐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湛然蒼天之蔚藍。明似秋水之无物。蓋文王治國。有何奇方歟。吾曰无。人人固有之方耳。不外率性中之五常。以見於 外也。故為人君者止於仁。仁何解。仁居東方。其性秉溫。此先天好生之大德也。為人君應於效矣。謙恭忍讓以化眾。立德立言以教民。則仁猶未至極也。此何謂。 先天生民曰大德。先天罰民亦曰大德。為人君者先復己性。放大光明。萬民咸慕。各皆自覺其性。雖立法而无犯。縱有越法者。施之以法。正施之以德也。如是則與 天地合為一焉。為人臣止於敬。敬者无不敬也。如曾子所謂十目十手。臨淵履薄。戰兢自持。慎其所獨。先敬己心。繼敬其性。心性各得我之所敬。則我身之表外。 亦即无不敬矣。夫无不敬。則即念茲在茲。朝斯夕斯。懼心物於萌動也。盡臣之敬。克君心非。引君以道而後已焉。為人子止於孝。人只知為後天父母子。而不知亦 先天。皇 子也。色身之源。父母生也。靈性之源。皇 賦也。順親心養親身。此所以盡孝於後天父母也。凡是一人皆係先天同胞。用以新民渡眾之功。化人人各復己性。挽狂瀾之既倒。躋世界於康樂。此盡孝於先天

皇 也。 為人父止於慈。慈者嚴慈也。教子以道。導子以德。真慈也。任其侈任其奢者。婦人之慈也。故天威而不怒。而受威者知懼。施德於萬民而不居德。而受德者知德。 此天地之嚴慈也。父母者天地也。生之。養之。教之。導之。啟發子之自動之性。鼓震子之自立之心而後已焉。信者不欺之謂。試將信字拆開看。乃人言也。人與我 言。我與人言。其間即含真信。夫信之普如土。莫非皆是。莫非皆用也。如土中生物。種甚得甚。毫不欺人。夫人失信。先自欺而後欺人。未有先欺人而後自欺也。 信者天之中。地之樞。身之心。通四端。兼萬善。信之偉用大矣哉。願天下眾生。突破塵緣。醒悟迷津。速登覺路。覓真信以返源。是吾所厚望焉。

【白話】從詩經大雅文王篇中,我們可以瞭解周文偉大的德性。周文王承受 上天所賦予之使命,身為紅陽時期繼承道脈的大聖哲,其本性光明磊落,並且推廣行 遠,親近萬民,感化大眾,所以把岐地治理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岐周的風俗湛然如蒼天的蔚藍,清明如秋水晶瑩无物。難道文王有什麼特殊的治國方法嗎?其實 並沒有什麼特別,文王只不過是遵循那人人本來就具有的五常之德,而實現於親民化眾,然後敬止於至善之境界罷了。

所以身為人君應以仁愛的心來照顧百姓。什麼叫做仁呢?仁在五常之德中位居東方,其性質溫和,這就是先天好生的大德,是身為人君所應當效法的。一般以謙恭忍 讓來感化大眾,以立德立言來教化人民,這是仁道的表現,但是還不能稱為仁道的最高境界。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除了生民是先天的大德以外,罰民也是先天的大 德。為人君的人必須先恢復自己的本性,發揚自性的光輝,得到萬民的愛慕與學習,因而萬民也都能自覺本性,如此一來,雖然立法,然而也不會犯法。即使偶而有 人不慎觸犯法條,君王對他施以法律予以制裁,卻正是對他施以大德。這樣的仁德才能與天地合一。

身為人臣能以敬重的心來事奉長上,既然能保持敬重長上的心,對週遭的事物就沒有不尊重的了。就如曾子所說,天理的監察如十目十手一般的嚴密公正,因而能秉 持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戰戰兢兢的自我把持,這也就是慎獨的功夫。要做到謹慎於我這個獨一不二法門,必須先保持自敬其心的態度,繼而能自敬其本 性,心性都能受到我應有的敬重,那麼這一身外表自然也會受到敬重了。身、心、性沒有一個不受到敬重,就是念茲在茲,朝斯夕斯。心臣盡到尊敬性君的責任,一 方面提防心物萌動,一方面克除錯誤的念頭,引導性君向天道康莊邁進。

身為人子應能克盡孝道,然而一般人只知道是後天父母的子女,而不知道自己是先天 皇 的原胎佛子。我們的色身乃是父母所生,而靈性的源頭則是皇 所賦予。所以順從雙親、奉養雙親是盡孝於後天的父母;而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我們先天的同胞兄弟,應該以新民渡眾的功夫去渡化每一個人,使人人都能恢復各人的本性,並且挽轉這股瀕臨傾倒的狂瀾世風,使世界達到安和康樂,這就是對先天皇 盡孝的表現。

身為人的父母應對子女做到慈。然而這個慈乃是嚴慈,以天道真理來教育子女,以德性來導引子女,這才是真慈;反之,如果任由子女侈奢无度,那是婦人寵溺之 慈。所以上天威嚴而不震怒,而感受到上天威嚴的眾生能有所戒懼警惕;上天施德於萬民卻不居功,而蒙受上天恩德的人能感念天恩,這就是天地的嚴慈。同樣的, 父母就如同天地,生養子女,教導子女,必須啟發子女自動自發的本性,鼓舞子女自立自強的良心才可以。

所謂信是不欺瞞的意思。把信字拆開來看,乃是由「人」、「言」所組成,所以不論是人對我言,或是我對人言,其中就含有真信。信的普遍性就如土一般,不管到 那裡沒有不如,此不論在何處都有其效用,就像大地長養萬物一般,種下什麼種子,就長出什麼果實,一點也不欺瞞。人如果失信,必定是先欺瞞自己,然後欺騙他 人,總不會先欺矇別人,再來矇混自己吧!

這信是天的中,是大地的樞,是人身的心。信居中央戊己土,通四端,兼萬善,其作用甚為崇大。但願天下蒼生都能醒悟迷津,快快尋求明師指點自身這點真信的至善地,這樣才能登上光明覺路,返還靈性的本源。這是呂祖殷切的期望!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 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字解】澳於六反。菉詩作綠。猗叶韻音阿。僩下版反。喧詩作咺。諠詩作諼並況晚反。恂鄭比讀作峻。詩衛風淇澳之篇。淇水名。澳隈也。猗猗美盛貌。興也。斐文貌。切以刀鋸。琢以椎鑿。皆裁物使成形質。磋以鑢鐋。磨以沙石。皆治物使其滑澤也。治骨角者。既切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復磨之。皆言其治之有緒。而益致其精也。瑟嚴密之貌。僩武毅之貌。赫喧宣著盛大之貌。諠忘也。道言也。學謂講習討論之事。自脩者省察克治之功。恂慓戰懼也。威可畏也。儀可象也。

【節解】詩衛風淇澳篇上言。瞻彼淇水之隈。形容綠竹美盛之姿態。此何意。竹者空虛也。人亦 然。虛能容物。謙則受益。道德學問。皆係有漸而入者。諺曰。泰山不卻拳石。故能成其高大。江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淵深。此謂虛中不虛。虛中伏實也。竹有虛 心。兼有高志。是以竹可焚。節不可燬。此言虛心始能容物。定心所以立志也。然後用切磋琢磨之功。循進格致誠正之道。則自知嚴密敬慎矣。何曰嚴密。人身具 性。亦具魔。性弱而魔強。故君子懼內魔之萌生。怯外障之鼓動。所以嚴密保持性之圓明。武毅以震內外魔障。戰兢自持也。如一時不敬。一時不慎。有一線之可 乘。則魔由隙而入矣。良可懼哉。嚴密敬慎以時內也。武毅剛正以震外也。秉天地之至公。養乾坤之浩氣。威而不怒。而受威者咸具其威。德行溢外。雨露均沾。而 被惠者咸感其惠。故德威兼備之磊落君子。萬民奉若父母。威若鬼神焉有遺忘之理。是以如切如磋之功道學也。何謂道學。先脩至德以凝至道之學也。如嚴密。敬 慎。武毅。剛正。持震內外。內魔已格。外障弗至。良知呈獻。天真畢露矣。意發必誠。心動守正。至德已脩。至道漸凝。則漸造極矣。故欲脩至德。必須依照格致 誠正。次第自脩。以期性天光澤也。如至德全。至道凝。則人與天一體耳。不怒而民威於鈇鉞。民奉之若神明。事之如父母。而我教化遂普。萬民各親其親。各長其 長。各復自性。性天空洞。放大光明。此所謂復己性。始能覺群性也。雖是衛人讚美武公。但我所註。恐武公不及。乃至聖之行也。人人奉此。聖由凡作。諺曰。聖 人皆是凡人作。安有聖人作聖人信然。

【白話】詩經衛風淇澳篇中用「看那淇水邊的綠竹生長得多麼茂盛」這樣的話來形容綠竹美盛的姿態,這有什麼用意呢?由於竹是中空虛心的植物,所以這一段話就 在告訴我們,人也應當效學習綠竹那虛心有節的德性。虛心則能包容萬物,謙下則能受益无窮。舉凡道德學問都必須由淺而深,循序漸進深入探究。所以諺語說: 「泰山因為不排斥任何一個小石子,所以能成就它的高;江海由於不因細流而不接納,所以能成就它的淵深。」這就是虛中不虛,虛中伏實的道理。竹有虛心,而且 兼有高志,所以竹被焚燒後,竹節仍舊不可燬。這可以引申說明虛心能容納萬物,定心能堅立志節。

抱定竹節心虛的志節,然後用切磋、琢磨的功夫,遵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方法邁進,那麼自己自然能夠懂得嚴密敬慎了。何以必須嚴密呢?因為人身除了具有先天 的本性以外,還有受到後天習染的魔障。在後天中一般來說,本性居於弱勢,而魔障處於強勢。所以君子懼怕內魔萌生,又膽怯於外障的鼓動。所以必須以嚴密的態 度來保持本性的圓明,必須以威武果毅的意志來震退內外魔障,戰戰兢兢的自我把持。如果有一時之間的不敬,一時之間不謹慎,就有一線可乘的機會,那麼魔障就 會從這一個間隙乘機而入了,這實在是相當可怕啊!

君子能本著嚴密敬慎的態度以把持內在,能以武毅剛正的意志以震退外魔,能秉持天地之至公善養乾坤之浩然正氣,他深俱威嚴而不震怒,而感受這威嚴的人都知道 懼怕那威嚴;他的德行外溢,德澤所到之處如同所有草木都能沾到雨露滋潤一般,而蒙受其恩惠的人都永遠感念他的恩惠。所以像這樣德威兼備的磊落君子,萬民都 把他尊奉得如同他們的父母一般,也把他的威儀尊崇得如同面對面鬼神一般,那怎麼會有把這位磊落君子遺忘的道理呢?

所以君子這般如切如磋的聖功即是道學。何謂道學呢?那麼是先脩至德以凝至道之學。譬如嚴密、敬慎、武毅、剛正、把持內在、震卻外魔,一旦內魔已然格盡,外 障不至,本性良知自然呈獻,天真完全顯露了,從此所發動之意念必然真誠不欺,起心動念必能端正不曲。至德已脩,至道漸凝,那麼就能漸漸達到至極之境了。

所以要脩至德的君子必須依照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次第來自脩,以達到性天的光明。如果能做到至德全,至道凝的地步,那麼人就能與天心合為一體了,也因 而雖不以怒目而萬民所感受的威嚴卻勝於鈇鉞等刑具,萬民面對面這樣的威儀與恩惠,都能把他尊奉得如同尊奉神明一般,事奉他如同事奉他們自己的父母一般。如 此一來聖道的教化就能普及,使萬民都能各親其親、各長其長、各個復明自性,人人性天空洞,放大光明。這就是復明自己之本性才能使群性覺醒的道理。這一節所 引述的詩經內容雖然是衛國人讚美衛武公,但是經過呂祖這一番註解,恐怕衛武公達不到這樣的境界,其實這乃是至聖的德行啊!如果人人都能遵奉這德行,人人都 能由凡達到聖境,就如諺語所說:聖人都是由凡人作,那有聖人作聖人的理由呢?我們相信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字解】於戲音鳴呼。樂音洛。詩周頌烈文之篇。於戲嘆辭。前王謂文武也。利者士農工商所求應份之利也。

【節解】文王至德。武王大德。文王承道。武王行道。故孔聖云。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 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先王承天之明命。負大任於兩間。繼天立極。以化萬世。然雖有先王之純德。必有後王之繼德。始能德昭萬古而不歿焉。故奉親奉 心。繼親繼志。先王所賢。我亦其賢。我所賢。正先王之志也。先王所親。我亦其親。我所親。正親先王之德也。繼先王至德。普化萬民。人人咸知復性。人人咸知 自正。人即各知自脩。則萬民樂先王之所樂。憂先王之所憂。憂樂皆受之於先王也。先王教之利。而我自教自利。自教自利者。正所受先王之教也。先王雖歿。而其 大道大德。可以與天地同齊。日月同明。萬古常昭。然先王之至德曰理。雖天地日月傾陷。而先王之德仍在。蓋天地日月亦弗及先王之至德歟。

【白話】大家都稱頌文王之至德,以及武王之大德。由於文王承繼道統,武王替天行道,所以孔聖說:「武王、周公他們兩位已經達到孝道了啊!他們所做到的孝道 是能繼承父母的遺志,能發揚父母的德業。」文王承接上天之明命,在天地間肩負繼承人道統之重責大任,繼天立極以渡化萬世。但是雖然有文王的純德,也必須有 武王的繼德,才能使聖德昭明於萬古而不消失。

所以孝子事奉雙親最重要的是事奉親心,繼承雙親最重要的是繼承其意志。先王在世時所敬重的賢臣,我也能敬重他們,我這一點敬重的心正是先王的意志啊!先王 所親近的萬民,我也同樣的親近他們,我這一絲親近萬民的心意,正是親近先王的德行啊!繼承先王的至德,普施於萬民,使人人都能復明本性,人人都知道自我端 正,人人都能各個知道自我脩養品德,那麼萬民都能以先王所樂的至道為樂,也都能以先王所憂的道之不行為憂,萬民或憂或樂都受先王所影響。先王教導萬民安居 樂業之利,萬民也都能安分守己,這樣的安守本分安享其利,正是受到先王聖教所感化啊!

先王雖然已經歸空,然而他的大道大德,可以與天地同齊,可以與日月同明,歷經萬古依然永遠昭著。先王之至德就是理,縱使有朝一日天地日月都傾陷,而先王之德仍然存在,這也許是天地日月覆載照臨之德還比不上先王的至德吧!

(四)釋本末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无訟乎!」无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字解】猶人不異於人也。情實也。

【節解】聖人之大化。由此可見一斑矣。以无為化世。不言教民。大化普及。萬民自治焉。在未 普及大化前。縱有爭訟者。聖人明德昭著。如日月經天。照臨萬物。无微不至。无微不察。如天地之賞罰善惡。絲毫不爽。无情實者。安能盡其辭乎。是非判清。曲 直分明。使爭訟者。咸知聖人之威。感戴聖人之德。雖始為爭訟。終歸於无訟也。故施教於魯國。三月遂大治焉。安用善於折訟而治民乎。此乃聖人親民之初功也。

【白話】由這一節我們可以想像到聖人以天道真理普化萬民的苦心。聖人乃是以无為來感化世人,以不言之教來導引萬民,使天道真理普及於世,使萬民都能由自性的覺醒而自治其身。

而當聖道還未能普及於世之前,如果世人有一些爭訟的情形發生,聖人則本著其昭明顯著的明德本性,如同日月高掛於青天,照臨萬物一般的精神,不論一絲絲的細 微之處都能明察;同時如同天地至公至正的精神施行賞罰善惡,沒有一絲一毫的偏差。那麼沒有情實的人,又怎麼能盡其辭呢?一旦是非判清,曲直分明,即能使爭 訟的人不但感受聖人的威嚴,而且能感戴聖人的德澤。雖然社會上原本有一些爭訟,然而經過聖人的明察清判,終究能達到沒有爭訟的地步。

 所以孔夫子施行聖道之教化於魯國,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就使魯地井然有序。可見治國的方法並不見得要以善於判案來治民。這就是聖人親民之功的初步。

(五)釋格物致知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謂致其知在格物者,心有所貪慾而性辟焉,心有所嗔忿而性塞焉,心有所癡奢而性蕩焉,心有所愛妄而性遷焉。

【字解】貪嗔癡愛。四心物也。慾近私也。忿近恨也。奢過度也。妄非份之思也。辟偏倚也。塞滯結也。蕩流動也。遷更移也。

【節解】是以欲將良知良能。推廣行遠。必須格心物也。心之源出自性。心乃性之靈苗也。心物 之障。亦即性物之障矣。心物變化。瞬息萬千。總結不外貪嗔癡愛耳。貪中主慾。慾本私情。以後天私情。遂昧先天公理矣。至性安能不受其牽扯。而偏辟於一隅 也。嗔中生忿。忿極生恨也。須知世間之事。不如人願者。十有八九。遇逆境而不容忍。則怨天尤人之心起矣。此心以起。一恨天之不平。二恨人心不公也。則自性 安能不受其牽扯。而閉塞乎。癡者相因生奢。癡心於功名。癡心於富貴。癡心者高望也。癡想不能如願。則生苦惱。由是遂驕己傲人。縱心猿意馬。放蕩无蹤。莫能 遏已。如是則自性安能不受其牽扯。而流蕩也。妄摩不生於愛焉。此愛非仁人博愛之愛。乃血心愛聲色貨利之愛也。然愛者妄也。命中无應份之聲色。運中无意中之 貨財。空愛而无實享。則妄念熾矣。如是則自性安能不受其牽扯。而遷移哉。故貪嗔癡愛。相因而生。慾。忿。蕩。遷。隨波而至。是以欲將良知良能復初。推廣行 遠。非澈底將此心之四物剷除不可。

【白話】如果要把我們的良知良能推廣行遠,首先必須格心物。由於心的本源乃是出於自性,而心是自性的靈苗。所以既然心物為心的障礙,那麼自然也是自性的障 礙。心物的變化非常快速,在一瞬間就已經經歷了千千萬萬的變化了,而這千變萬化的範圍則不外乎貪、嗔、癡、愛而已。

造成貪念的主要原因是人有慾望,而這慾望的來源則是由於人的私情所致。既然以後天的私情蒙蔽先天之公理,那麼自性怎能不因此遭到牽扯而偏辟於一隅呢﹖由於 心中有嗔恚而產生忿怒,進而萌生怨恨。這時我們必須體察到人世間的種種事情中,不能如人所願的占有十分之八九。人如果一遇到逆境時心中不能夠容忍,就連帶 產生怨天尤人的心情,一則怨恨上天對我不平,二則怨恨別人對我不公。那麼自性又怎能不受到牽扯而閉塞呢﹖由於癡迷而產生奢望,諸如癡心於追求功名、癡心於 鑽營富貴,或其他種種過份的高度期望。一旦這些癡想不能如願以償,則又產生苦惱,從此以後遂驕己傲人,放縱心猿意馬,任其放蕩无蹤,不能停息。那麼自性又 怎能不受到牽扯而流蕩呢﹖造成妄念的原因不外乎愛戀,這種愛戀不同於仁人君子的博愛精神,而是出自血心圖謀聲色貨利的愛妄之心。一味的空愛不是自己份內所 應得的聲色貨財,致使妄念一發不可收拾,那麼自性怎能不受到牽扯而遷移呢﹖

貪、嗔、癡、愛這四種心物,互相因循而互相產生。因而貪慾、忿恨、流蕩、遷移等情形就隨波而生。我們想要恢復良知良能的原貌,使它得以推廣行遠之前,如果不澈底把這心中的四心物剷除不可。

是以欲格其心物者,必戒念慾,則扶性辟為正矣。息嗔忿,則闢性塞為揚矣。消癡奢,則收性蕩為定矣!剷愛妄,則挽性遷為止矣!

【字解】戒者除也。扶者匡也。正大中也。息容忍也。闢揭也。揚放大也。消者滅也。收者回也。定近靜也。剷斬斷也。挽旋扭也。止者有定處也。

【節解】此節緊承上意而言。心物所生。貪慾。嗔忿。癡奢。愛妄。則性受其牽扯。故相因而生 性辟塞蕩遷焉。本然之性。遂受傳染之生所蔽矣。故欲致其良知。覺性之初。當何如也。其良方下備載焉。性本大中至正。落於後天。遂受貪慾牽扯。而偏辟焉。覺 貪慾之非。有傷性正。戒貪除慾。則匡扶偏辟。復性本旨之正矣。性本能大能小。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落於後天。遂受嗔忿牽扯。而閉塞焉。覺嗔忿之 非。有傷性揚。息嗔忍忿。則闢破閉塞。復性本旨之揚矣。性本寧靜者也。落於後天。遂受癡奢牽扯而流蕩焉。覺癡奢之非。有傷性定。消癡去奢。則收復流蕩。復 性本旨之定矣。性本知其所止。落於後天。遂受愛妄牽扯而遷移焉。覺愛妄之非。有傷性止。剷愛斬妄。則挽轉遷移。復性本旨之止矣。性正則不失其中和位育。性 揚則不失其推廣行遠。性定則不失其幽靜穩固。性止則不失其登峰造極。如是則性中全體大用完備矣。

【白話】由於心物產生貪慾、嗔忿、癡奢、愛妄,使本性受到牽扯,造成本性的偏辟、閉塞、流蕩,與遷移。於是本然之性,便受到傳染的習性所蒙蔽了。那麼要如何才能致其良知,使本性恢復原來面目呢﹖

自性原本大中至正,因為落在後天受到貪慾所牽扯,因而偏辟於一隅,所以我們必須覺悟到貪慾對本性所造成的傷害,進而戒除貪慾,那麼就能扶正偏辟的情形,使 本性恢復原來的中正。自性原本能大能小,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因為落在後天受到嗔忿所牽扯,因而閉塞不通,所以我們必須覺悟到嗔忿對本性所造成 的傷害,進而停息嗔忿之心,那麼就能打破閉塞的關卡,使本性恢復原來的揚長。自性原本安寧清靜,因為落在後受到癡奢所牽扯,因而流蕩失所,所以我們必須覺 悟到癡奢對本性所造成的傷害,進而消除癡奢,那麼就能收回流蕩的本性,使它恢復原來的安定。自性原本知其所止,因為落在後天受到愛妄所牽扯,因而遷徙流 離,所以我們必須覺悟到愛妄對本性所造成的傷害,進而剷愛斬妄,那麼就能挽轉遷移,使本性恢復原來的止於至善。

自性中正就不會失去那中和位育之功能;自性發揚就不會失去那推廣行遠的功能;自性安定就不會失去那幽靜穩固的特性;自性止於至善就不會失去那登峰造極的能力。如此一來,自性的全體大用就完備了。

  是故君子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字解】慎小心翼翼也。隱微欲動未動之處也。遏止也。動機心浪之微波也。

【節解】三期時代。造劫彌漫。究其劫源。乃起於心物之隱微耳。如貪慾。嗔忿。癡奢。愛妄。 皆由心物之不慎於隱微。遂相因而生焉。故心為大同之先導。心為浩劫之動機。心為萬事之源樞。心為鬼神之趨徑也。不慎於心物之隱微。則意惡流浪。遂相因而動 機焉。聖人无他技。其心休休焉。无非慎隱微。遏動機也。然心意可敬亦可畏。可敬者希聖希賢心也。可畏者作奸作惡亦心也。噫。故欲致其良知。慎心物遏意惡。 乃為當前之急務矣。如格物工夫。不能作到盡善。而欲致其良知者。猶之築屋。基礎未堅。而欲上營其華。則恐危矣。捨格物而欲邁上七條。猶溉樹不潤其本。而灑 其末。為求其榮。則返枯矣。是故格物者。乃聖功之要領。願有志於道者。幸照吾言。躬行實踐。則心物可格。性體圓明。而至道凝矣。

【白話】生靈在這三期時代之所以會造下彌漫的大劫,深究其來源原,乃是起因於心物的隱微之處而已。例如貪慾、嗔忿、癡奢、愛妄的產生原因,都由於在隱微之 處沒有謹慎防範這些心物,於是心物就互相循環而生成。所以心不但是締造大同世界的先導,同時也可能是浩劫的動機;心是萬事的源頭、樞鈕,也是作鬼成神的途 徑。如果在隱微之處不謹慎防範心物,那麼意惡的四方流浪傳播就會因而發動。所謂「聖人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實无非是在隱微之處小心謹慎的遏制動機罷 了。

可見心意令我們尊敬,也令我們畏懼,可敬的是成聖、成賢的心;而可畏的也是那作奸作惡的心。唉!所以要致我們的良知,那麼謹慎心物、遏制意惡乃是當前的急 務。如果這樣的格物工夫不能做到盡善的地步,卻想達到致良知,那就像是要建築華麗的房屋,卻沒有打好地基一般。

所以格物乃是聖功的要領,希望有志於道者能遵照 帝君所言去躬行實踐,那麼即能格去心物,使性體圓明而完成至道。

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格心物者,復性初也。驅身物者,覺心源也;性心身者,一貫也。三者之不可離,猶植根本之不可分矣!性心居內曰自覺焉。身行著外曰覺人焉。故內聖外王之功,豈可缺一哉

【字解】蔽遮蔽也。染薰陶也。初本來面目也。驅逐也。亦作除解。覺者明也。源者源遠流長。孳孳不息。而不染塵也。植樹木類也。

【節解】性源者理也。本旨皓亮。落於後天。遂被氣象拘蔽。而心物遂起。心物遂起。猶雲霧之 蔽青天矣。何謂心物。前章註之詳矣。无容重述。何謂身物。因其心物未慎於隱蔽。貪嗔癡愛。遂滋蔓焉。行於身發於外是也。故慎心物於隱微者。至性本來面目 也。驅身物於昭著。清心台之源流也。故至性在天曰理。賦人曰性。性主體骸曰心。心發而昭著曰身。名雖三其實一貫也。理者根也。性者本也。心者幹也。身者枝 也。根衰則葉萎。性明則身正。性。心。身。三者之不可離。猶植物根本幹枝之不可分矣。故溉植須潤根。脩身先覺性。性復其初。心有所依。則曰自覺焉。復加兼 善之功。化萬民各復自性。曰覺人焉。故內聖外王之道。乃缺一不可也。至於心物身物幾希之分。下文備載焉。

【白話】原本光明的本性源自无極理天,然而落入後天以後,卻被氣象所拘束與蒙蔽,因而產生心物,這心物的萌生就像即雲霧遮蔽青天一般暗然无光。所謂心物之 意義已經在前一章解說了,在此不再說明;而所謂身物,乃是由於心物在隱蔽之處未加審慎,致使貪嗔癡愛滋生,更蔓延到身體,表現於外在的言行舉止。所以要在 隱微處審慎心物,使本性保持原來面目;而在外在則驅除身物,以達到清淨心台的本源。

本性居於理天時稱為理,賦予人則稱之為性;本性主宰一身之作用,則稱之為心;心意的作用表現於外在的言行,則稱之為身。雖然有性、心、身三種不同的名稱, 然而其中的道理是一貫的。如果以一棵植物為例,那麼理就是根、性就是本、心就如樹幹,而身就像枝葉一般。倘若樹根衰竭,那麼枝葉就會枯萎;假如本性圓明, 那麼身行自然端正。所以性、心、身三者不可離的關係,就如植物的根本、枝幹不可分一般。

當我們在灌溉植物時,必定要滋潤其根部,才能使枝葉茂盛;同樣的,我們講脩身,必須是要覺醒自性,恢復其本來面貌,使心有所依歸,這就稱為自覺;然後再加以兼善天下的作為去渡化萬民,使人人都能恢復各人之本性,這就稱為覺人。所以內聖外王之道,乃是缺一不可的。至於心物與身物之區別,則在下文說明。

心物滋蔓,莫不自蔽己性焉。故聖人慎心物於隱微之間者,心物未動也。雖未動而持之一慎,則心物終无矣!心物終无,則至性常皓,至性常皓則即復性初也。

【字解】滋者生也。蔓者延也。持者守也。皓者亮也。

【節解】心物者貪慾。嗔忿。癡奢。愛妄。是也。心之四物以生。則蔓延繁殖。莫能遏已。遂將 皓亮之至性蒙蔽耳。故聖人所謹慎者。隱蔽之處也。隱蔽之處者。心中四物猶未動矣。雖未動而不宜忽略焉。更須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兢兢持慎。以匡不逮。慎隱 微更甚於昭著也。如是心物何由而生。心物不生。則終无滋蔓之時矣。性空心逸。如撥濃厚之雲霧。而重睹蔚藍之青天。至性本體。磊落光明。乃常而不變。此至性 之本來面目也。

【白話】所謂心物是指貪慾、嗔忿、癡奢、愛妄。這四等心物一旦滋生,則繼續蔓延繁殖,難以遏止,終於把那原本光明的本性蒙蔽得黯然无光。所以聖人所戒懼謹慎的就是那心性的隱蔽之處。

而所謂隱蔽之處,就是指四心物還未蠢動之時。雖然說是心物還未發動,卻是更不能忽略,更加要抱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精神,戰戰兢兢的審慎把持,以端正身 心。如果在隱微之處比昭著時更加謹慎,那麼心物又怎麼會輕易的產生呢﹖既然心物不生,就沒有所謂滋生蔓延的情形了。此時自性空洞靈明,自心悠閒安逸,宛如 撥開濃厚的雲霧,重見蔚藍的青天一般。須知至性本體磊落光明,乃是常而不變,這就是至性的本來面目。

身物昭著,莫不自染己心焉,故賢人驅身物於昭著者,以其心物未慎於隱微也,心物弗慎於未動之間,貪嗔癡愛遂熾焉,而現於言行矣!此謂之身物昭著者也。故驅身物者,即曰覺心源也,心者易動,深恐始勤終懈,是病焉,則身物復昭著矣。如能始終覺心則亦漸趨於覺性矣!及其成功一也。

【字解】昭著者顯明也。熾者猶火之燃物。始微而勢大也。趨者入也。餘見前。

【節解】身物者心中四物。已經動而顯明於身矣。心物生於心。顯於身。則薰陶漸染。而心源遂 被湮沒矣。故賢人只知有人心。而不知有道心。只知驅身物於昭著。而不知慎心物於隱微也。此何故。造詣不同也。身物昭著者。其弊在未慎心物於隱微未動之間 耳。因其心物未動之時。不加謹慎。則貪嗔癡愛。遂如火燃物。其勢由微及顯矣。而現於言行也。身者心之役。心物滋蔓。發於身。身安敢不惟命是從乎。賢人造 詣。雖不及聖。然能覺查身物之非。澈底驅逐。則即賢人覺心源也。无心者流動遷搖。心何流動遷搖。以其不知所歸耳。心藏何處。曰至性也。賢人未復己性。而心 安所歸乎。此心流動遷搖之由也。深恐驅身物覺心源之事。不能始終如一。仍被流動之心。而移其志。則身物如故矣。如誠恒堅三字抱定。此心如矢。此意似刃。驅 身物於荒夷。則亦能漸由覺心。而邁上覺性之徑矣。由賢入聖。及其登峰造極一也。

【白話】身物的產生是由於心中的四物,不但已經發動,而且顯明於外在的表現。心物原來由心所生,最後顯明於身,於是又漸漸的薰染,使得心的本源遭到湮沒了。

賢人因為只知道有人心,而不知道有道心,因此也只知道驅除昭著的身物,而不曉得要審慎那隱微之處的心物。這是什麼緣故呢﹖那是因為造詣不同的關係。之所以 會有昭著的身物,其原因就在於心物隱微未動時就沒有謹慎的防範。就因為心物初萌動時,沒有加以遏止,以致使貪嗔癡愛如火燃燒一般,火勢由微弱漸漸的轉而強 烈,以至於表現於外在的言行。由於身是受心所驅使,心物滋生蔓延到了身,那身怎敢不聽從心的命令呢﹖

雖然賢人的造詣不及聖人的境界,然而仍能覺查身物的害處,並予以澈底的驅逐,這也是賢人覺查心源的方法。然而賢人所覺查的心卻會流動遷搖。為什麼賢人所覺 查的心會流動遷搖呢﹖因為他的心不知道要歸向何處。那麼心要歸於何處呢﹖那就是至性。因為賢人還未能恢復本性,所以心不知道要歸於何處,這就是為什麼會流 動遷搖的原由。

由於心仍然流動遷搖,所以恐怕驅身物、覺心源這件事,不能始終如一的貫徹,終究又被流動的心所影響而改變意志,使身物又昭著如故。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能 抱定誠、恒、堅這三字,心如箭矢的勇往直前、意如刀刃的銳利无比,把身物驅逐到遙遠的蠻荒之地,那麼也能漸漸的由覺心而邁上覺性的路徑。由賢關進入聖境, 一旦達到无極的頂峰,那麼就與聖人沒有差別了。

此謂物不格,不可以致其知。

【字解】見前。

【節解】是以心物不格。身物不驅。何能致其良知乎。

【白話】所以如果不格除心物,不驅逐身物,那又如何能致良知呢﹖

所謂誠其意,在致其知者,故心物未發謂中和。良知性也,心物既發謂動機,紛乘意也,是以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以復其良知,而臻於至理矣。

【字解】紛乘繞冗也。臻至也。餘見前。

【節解】物格而后致知良然。內聖之功。格致本也。誠正末也。故慎心物於欲動未動之間。以復 其良知。以求至乎其極也。格致二部。已將內聖道盡无遺。內聖功足。則誠意不行而至者矣。猶植本直而末自立焉。故心者性意之中也。心之上則性。心之下則意 矣。心物未發。即大中良知焉。心物既發。即意惡動機焉。是以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者。則性復矣。性本至大者。與理係一體也。良知良能。致廣推遠。以 造无極而後已焉。

【白話】「物格而后致知」這句話相當肯切。內聖之功夫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其中又以以格物、致知為本,以誠意、正心為末。

在心物動與不動之間予以謹慎的把持,以恢復本性的良知,使其達到登峰造極,就能把內聖的功夫做得相當完整了,如此一來誠意、正心二部份,不必勉強就自然能 達到了。這就如一棵植物的根本只要站得直,那麼枝葉自然茂密。心介於性和意之中,心的上層是性,而下層則是意。心物未發生時,即是大中至正的良心面目;一 旦心物發動,那麼將成為意惡的動機。所以在隱微之處謹慎的把持心物,在動機之時遏制惡劣的意念,那麼即能使自性恢復本來。

我們必須了解本性之至大,與理是一體不分的,所以必須發揚本性的良知良能於極致,使其達到无極的境界而後已。

故格其心物,以致其良知者,內聖功也。聖足而後,則意不誠而誠矣,心不正而正矣,雖序有四,實則二焉,以其心意儲諸一身,故亦列內聖之功矣!

【字解】儲者藏也。

【節解】故格致之功。內聖之大本也。格心物以致其良知。以極其致理也。心意者性役也。性復而後。則誠正不行而至矣。故聖功序有四焉。曰格致誠正是也。其實即格致耳。聖心以其心意儲諸一身。故亦列內聖之功哉。故格致本也。誠正末也。本立而心意自誠正矣。

【白話】格物、致知乃是內聖之大本。所以入須格除心物,發揚本性之良知,以達極至理。而心、意乃是受本性的役驅使,本性復初以後,那麼誠意、正心二部份不 必勉強,就自然能實行了。所以內聖之功雖然有四項,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然而事實上即格物、致知二部而已。因為心、意居於身內,所以把誠意、正心二 項列在內聖的部份,而以格物、致知為本,以誠意、正心為末。只要做好格物、致知這兩項本,那麼自然就能使意做到誠實,令心達到端正了。

此謂知不致,不可以誠其意。

【字解】見前。

【節解】故良知得復。以求至乎其極。而臻於理。則意不誠而誠矣。

【白話】所以一旦能恢復本性之良知,並發揚到最高境界,達到至理的地步,那麼意念自然能誠實了。

間嘗竊取程子之意以補之 曰: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 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至全體大用无不明矣。此謂格物,此謂知之至也。

【節解】朱子名熹有名先儒者也。格物是章。其言格物者。非萬事萬物之格也。朱子深得孔門之 奧。以其未受心法之傳。故未造乎其極也。其言格事物者象也。身中機構。人莫測焉。身中小天地。窮其源理。則大天地瞭若指掌矣。故格事物之物者。不宜向身外 覓焉。以其身外无道也。誠哉。賢人之覺心源。而驅身物於昭著者矣。

【白話】朱子,名熹,是宋代有名的先儒。

格物這一章所說的格物並不是格萬事萬物。朱子雖然在學識上深得孔門的理論,然而因為未得到心法真傳,所以仍未達到最高的境界。他所提出格事物的理論,乃是站在形象的立場而論。

若以形象而論,那麼連我們自身中的結構,人自己都難以了解。如能向身中這一片小天地探索其本源及生化的道理,那麼對於大天地的一切也必能瞭如指掌。因為離了我們自身即无道可循,所以朱子所提出格事物中的物,不應該指身外之物,也不應該向外尋找。這也就是賢人覺查心源,驅除身物昭著的道理。

(六)釋誠意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字解】惡好上字皆去聲。謙讀為慊。苦劫反。毋禁也。欺瞞昧也。惡臭穢氣也。謙虛心也。慎獨者慎其所獨知之地。不欺自心。不欺自天。

【節解】大學一書。乃一氣連貫。不可思議焉。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一語。即不欺自心也。 如欲不欺自心。必先將真信立定。真信立定。毋欺自心。即无欺於天矣。空洞至靜之理天。念念居於我性天也。如惡惡臭者。理慾本不能融合。冰炭又安能相濟乎。 理存慾亡。慾生理歿。兩視為仇矣。然我大中之真信立定。不欺自心。不欺自天。則欲念无隙可乘也。如是則厭慾如臭。離我自遠矣。私慾淨盡。天理流行。性若懸 珠。群魔潛伏。五常之德。性體本具。率性中所具之五常。而實踐之。力行不怠。猶好好色之篤也。謙者謙也。性本虛空。如滄海焉。无細流之不納。推廣行遠。則 臻於至理矣。是故成德之君子。必慎其獨者何也。君子以虛為實。小人以質為實耳。故君子脩不睹不聞之性。小人爭有形有質之財。終結虛无常在。形質消歿。是以 君子處於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則儼若鬼神在側。未敢少萌慾念也。此以虛為實者矣。

【白話】大學這一部書的結構乃是一氣連貫,相當不可思議。「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這一句話,即在於不欺瞞自己的良心。如想做到不欺騙自己的良心,就必須先立定真信。真信立定以後,即能做到不欺騙自己的良心,那麼也就不欺瞞上天了。

其實我們的每一念都不離那空洞至靜的理天,例如本章所說的惡臭,即指慾念而言。真理和私慾不能融合為一體,就如同水火不融一般。天理流行則私慾淨盡;慾火 高漲,則天理埋沒,理與慾兩者可說是彼此互相仇視。然而只要我們立定大中至正的真信,不欺瞞自己的良心,不欺騙自己的性天,那麼慾念就无隙可乘了。如此一 來,本性厭惡私慾就如同厭惡穢臭一般,私慾自然日漸遠離我們。一旦私慾淨盡,本性宛如高掛於虛空的明珠,群魔在其明照下心悅誠服。再遵循本性中所具備的的 五常之德,力行不怠,躬行實踐,就如同喜愛美好的事物一般的篤定,那麼就能達於天理流行,毫无掛礙。

所謂謙是謙的意思,這在說明本性虛空廣大,如同滄海般一望无際,而其包容性則不論如何細小的水流都能接納,並且推廣行遠,達於至理之境界。

所謂成德的君子,必須謹慎於他所獨知之至善寶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因為脩道的君子以虛空无掛礙的至性為真實的自我;而小人則以為有形質的色身假體才是 真實。所以君子所脩的是那不睹不聞的本性;而小人所爭奪的是有形有質的身外之貨財。然而最終的結果是虛无的本性常在,而有形質的假體終歸幼幻滅。因此脩道 之君子是在只有自己獨知的至善寶地上涵養性中天,其戒懼謹慎之態度儼然如鬼神在兩側監視一般,一點點的慾念也不敢萌生。這就是以虛為實的意思。

小人閒居為不善,无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已,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字解】閒音閑。厭鄭氏讀作黶。閒居獨處也。厭然消沮閉藏之貌。揜藏也。著彰也。肺肝皆五藏之一。肺管呼吸。肝管藏血。

【節解】這一節不宜向身外而言。須向身中自覓。人身亦有君子小人之別。大中至正之性天。乃 君子。奸詐邪宄之私慾。乃小人。往往理不勝慾。然私慾之小人。終難欺原性之君子也。故孟子曰。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自欺自佛。必形 於色。故人在閒居。私慾之小人。紛紛繞繞。所思所念。无一善者。思念一起。頃刻千里。心思某處之聲色貨財。縱相隔迢遞。可一思即至。寰班雖大。思念欲窮其 境。只頃刻耳。但自佛自天。有時昭著。則慾念失神。推其不善。而著其善偽也。而我自佛以真視偽。如秋風捲落葉之速。肺肝歷然。絲毫難昧。則私慾之小人。有 何益處。所謂誠其意者。須將己身心猿意馬。牢牢拴穩。立真誠真信。則乘隙紛繞身中之小人束手受擒矣。如是縱獨處於室如對青天也。

【白話】這一節所指的含意不能向身外解釋,必須向內心自我探索。

 我們身中也有君子和小人之區別。其中大中至正的本性即是君子,而奸詐邪宄的私慾即是所指的小人。性靈落於後天以來,一般而言,人的理性往往遭到慾望所蒙蔽。然而只要能誠心接受明師指引本性固有之所在,遵照脩復本來之法而毅然前進,那麼私慾小人終究不能欺瞞本性君子。

所以孟子說:「一個心胸中正的人,他的雙眼必定炯炯有神;相反的,如果一個人心術不正,那麼他的眼神必定混濁不清。」所以私慾欺瞞自性佛,就必定會顯現在臉色。

所以當一個人在游閒時,私慾便會趁機紛紛擾擾的萌動,心中所思所念沒有一樣良善,而心思所到之範圍,只消頃刻之間就有千里之遙。當心中想著某一處的聲色貨 財時,即便是相隔遙遠,依然是一思便到;不論天地如何廣大,只要心思想要窮極天地的盡頭,也只須要頃刻便可以了。

但是人的自性佛、自性天也有昭著的時候。一旦自性覺醒而發揚,那麼慾念隨即黯然失神,於是在本性面前掩藏不善,而表現出虛偽的一面。此時的自性佛以其真實 之本性明察慾念之虛偽,就如秋風襲捲落葉一般的快速,即使深居身內的五臟六腑也都歷歷清楚的顯然,一點兒也不能隱藏。私慾小人像這樣子的掩藏不善,表現虛 偽又有什麼好處呢﹖

所謂誠其意的意思,必須將自己身中的心猿意馬牢地拴穩,立定真誠的信心。如此一來,那些專門乘隙擾亂自身的小人就能束手受擒;而本性君子縱使獨處於暗室,依然如同仰望青天一般的光明磊落。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字解】嚴威嚴也。

【節解】十目非十方之目也。十手非十方之手也。試觀十字。通天澈地。橫貫四方。大无不包。微无不入。十目十手安得向外覓乎。人心血心。乘機萌動。則我自性。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威嚴无私。安可得而欺也。至於深解。老仙不敢洩焉。速求天道。則自明瞭。

【白話】所謂「十目」的意思並不是指來自十方的眼光;而「十手」也不在於來自十方的指責。且看「十」這一個字,由上而下則通天澈地;由左而右則橫貫四方。十所到的範圍,若要論其大,則沒有任何事物不被包含;若要論微小,則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攻入。

此外,我們也不要向外找尋「十目」、「十手」。當人心、血心乘機萌動時,隨即受到自性通天澈地、橫貫四方的視注與指正,這種自性十目、十手的威嚴无私,又怎能被欺瞞呢﹖

至於有關「十目」、「十手」更深一層的解釋,則必須趕快求天道,接受明師指授十方至善寶地自然可以明瞭。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字解】胖步丹反。富足也。潤光澤也。胖安舒也。

【節解】此節非從皮面來論。須先向心性探討。富者人人皆富。或問曰。是何言歟。人皆富則无 窮乎。吾曰非然。人人性中各具五常之德。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有何富貴之別。然降落後天。被聲色湮沒。雖富而不知其富。聖人覺性故富。凡人迷性故窮。富窮 之分。在人覺與迷耳。如吾人能將原性復明。則亦如聖人之富矣。富者性圓明也。屋者體也。性光圓明。流溢蓋外。豈不潤我體乎。德潤身之德。即性中之五德。率 五德實踐力行。而親民渡眾。則我菩提之身。枝葉豐榮。花蕊怒放。菩提者身中五炁三花耳。此所謂外功圓滿。五炁不煉自朝元。三花不脩自聚頂也。內外之功具 足。則我心台廣大。性體安舒矣。故心廣者心止性耳。體胖者性體圓明也。故君子欲心廣體胖。必須先誠其意。意皈心。心止性。始覓其本矣。

【白話】同樣的,這一節也不是從字面上作解釋,也必須向心性來探討。

論富,人人都富。有的人會問這是什麼意思呢?假使人人都富有,那麼不就沒有窮人了嗎?其實這裡所謂的富與否並不是指世間錢財的多寡而言。

因為人人本性中都各自具備五常之德性,縱使是聖人也不比別人增加一絲;即使是凡夫也不比他人減少一分。既然如此,那麼又有何富貴之差別呢?由於靈性降落到後天以後,被凡塵的聲色所埋沒,因而不知道自己的本性是如何的富足。

聖人因為能覺醒本性,所以稱為富足;而凡夫則迷失自性,所以心靈一直空虛貧瘠。因此所謂富與窮的區別,就只在於靈性的覺醒或迷失而已。我們如果能求得明師指我本來,加以格致之功夫,使原性恢復本來靈明,那麼也能如同聖人一般的富足了。

本節所說的富即是指本性達到圓明之境界;而所謂屋是指身體。當本性光華圓明,流溢於外,即是滋潤身心。德潤身一語所指的德,即是本性中所俱備的五常之德。 遵循五常之德而力行實踐於親民渡眾,更能使我的菩提之身枝葉豐榮,花蕊怒放,這就是所謂的外功圓滿,也就是達到五氣朝元,三花聚鼎的結果。而所謂菩提即是 指我們自身中的五氣三花。所以外功圓滿,則五氣不煉自能朝元,三花不脩自然聚頂。

本性光華圓明而內聖富足,親民渡眾而外功圓滿。內聖外王之功都具足,那麼就能使心台廣大,性體自能達於安然舒泰了。所以心廣的意思,就是心止於本性;而體 胖的意思,就是性體圓明。所以君子要達到心台廣大,性體圓明的地步,必須先誠其意,使意念歸於心台,使心意止於至性,如此才能找到自性之本源。

(七)釋正心脩身

所謂「脩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字解】程子曰。身有之身當作心。忿弗粉反。懥敕值反。好樂並去聲。忿懥者怒也。

【節解】凡心臺有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均係氣障。氣障萌生。則心臺不潔。心臺不潔。則 物慾滋蔓。其心則難正矣。心生忿懥則近嗔。生嗔則性塞而失其揚。心生恐懼則近妄。妄心妄行。自惹災害則生恐懼。生恐懼則性遷而失其正。心生好樂則近貪。生 貪則性辟而失其正。心生憂患則近癡。癡心於功名。癡心於富貴。營營癡心。即憂患中人。生憂患則性蕩而失其定。故欲脩性者。先持其心。心正即不生忿懥。恐 懼。好樂。憂患。則性不辟不塞。不蕩不遷。而得中和之道也。

【白話】凡是心臺有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等都是屬於氣障。一旦產生了氣障,心臺就不潔淨;心臺不潔淨,那麼物慾就更加蔓延,而使心臺更難扶正了。

心中產生忿懥就接近於嗔忿,產生了嗔忿,那麼自性就因此閉塞而失去其發揚的本意。心中產生恐懼就接近於妄,妄心妄行,反而自己招惹災害,於是更加產生恐 懼,因恐懼而使本性遷失去其端正。心中產生好樂就接近於貪慾,貪慾使本性偏辟而失其中正。心中產生憂患就接近於癡奢,癡心於追求功名、癡心於追逐富貴,鑽 鑽營營不離一片癡心,即是生活在憂患中的人。生活中充滿了憂患,那麼自性隨之飄蕩而失離其原來的安定。

所以要想脩養本性,就必須先好好的把持自己的這一點心。心能端正不偏就不萌生忿懥、恐懼、好樂、憂患,那麼自性便不致於偏辟、閉塞、流蕩、遷移,而能得乎中和之道了。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字解】視目神注也。聞者耳聰注也。味性天清靜无為之意。

【節解】心者身之主。心者性之役。我心不與原性相通。則性天天視之理。心不得視。性天天聞 之理。心不得聞。性天清靜之味。心不得嘗矣。心性不合一者。凡俗也。即當前之事未至。我心亦弗明曉。心性合一者。聖賢仙佛也。縱百世之事。瞭如指掌。此非 蓍占也。乃我自性。无所不知。无所不曉。心與性合。則性視。心已得視。性聞。心已得聞。性中清靜无為之味。心已得嘗矣。故凝至道之人。覺性之初。禍福預 知。即此理也。安用卦爻占乎。

【白話】心主宰一身,而心又受本性所驅使。如果我們的心不能與本性相通,那麼本性所看到的天理,這一點心卻看不到;本性所聽聞到的真理,這一點心也聽不見;本性中清靜无為的真味,這一點心也感受不到。

心性如果不能合而為一,即是所謂的凡俗。既然是處於凡俗,那麼即使眼將要發生的事情,我們的心也沒辦法明曉。心性如果能夠合而為一,即是聖賢仙佛,於是縱 使是百世以後所將發生的事情,也能瞭如指掌。這種真知並不是由占卜所得,而是出自於我們的本性那无所不知,无所不曉的良知。由於心與性合而為一,因此自性 所看見的事情,心也就能夠看得見;自性所聽聞的真理,心也就能夠已聽聞得到;而且自性中清靜无為的真道味,心也就能夠體悟得到了。

所以凝至道的人能覺悟本性之本來面目,對於人世間的一切禍福都能夠預先得知,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既然能夠由本性之覺醒而明白吉凶禍福,那麼又何必須要用卦爻來占卜呢﹖

此謂「脩身在正其心」。

【字解】見前。

【節解】是以欲脩其身。必先慎心物。心正後與性天合而為一也。

【白話】所以想要達到脩身,就必須先謹慎於心物之動機。心能中正不偏以後,乃能與性天合為一。

(八)釋脩身齊家

所謂「齊其家在脩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字解】辟讀為僻。惡而之惡敖好並去聲。鮮上聲。辟猶僻也。矜者憐也。敖者驕敖也。惰者慢待也。鮮者少也。

【節解】中者天下之大本。在天曰理。賦於人生曰性。性發於心。心支配一身。由是窮究大中至 正之理。身中本具焉。然人落後天。心遂波羅。善惡之念頻起。是非之思繁續。大中之心。遂被後天情慾所遷搖矣。是以欲脩我之色身。必須先覺我之靈身。靈身者 主也。色身者役也。故親愛。賤惡。畏敬。哀矜。敖惰者。情也。勿以後天之情。而遷搖其先天之性。性情不分。安能脩己身哉。故欲脩後天之色身。先須覺先天之 靈身。靈身居中。則色身居正矣。如是則无親愛之人。賤惡之人。畏敬之人。哀矜之人。敖惰之人。身居一家之主。一律看待。則无偏辟。无偏辟則家有千口。心只 一心也。如是未有不家齊者。如居子弟者。欲齊其家則其然也。親愛敬畏者父母也。如兄弟有不肖者。而我變賤惡之心。為哀矜之心。哀矜者憐其失足為惡也。感之 化之。以盡己任。久之自能挽回其心。萬不因兄弟之不肖。而我露出敖情之態度。須知世間无不可化之人。如人不受我之所化。須反躬觀察己性覺耶迷耶。己心正耶 辟耶。如己性覺。己心正。相信无不被其化者。故我所好之人。此人純善歟。如言行有一點不善。則我知其善中之惡。勿以所善而蔽其惡也。我之所惡之人。此人純 惡歟。如言行有一點善者。則我須知其惡中之美。勿以所惡而蔽其美也。總言化善中之小惡。歸於純善。化惡中之小善。亦歸於純善。而後已焉。聖人與天一體。故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此知非後天之知。乃復自性之良知也。如是始能齊其家。然到此步。非良知復初者不可。良知復初者。天下能有幾人哉。

【白話】中乃是天下之大本,在天稱之為理,而賦於人生則稱之為性。本性再發至於心,以心支配一身的言行舉止。由這一點觀念來探尋大中至正的真理,可以發現在人的身中本來就已經具備了。

然而自從人落到後天以來,心思卻是在善念、惡念,是是、非非之間一波接著一波,繁繁續續的從不間斷。於是原本大中至正的心,卻被後天的情慾所遷搖了。所以如果想要脩養我的色身,就必須先覺悟我的靈身。因為靈身才是真主宰,而色身乃是受靈身所差遣。

舉凡親愛、賤惡、畏敬、哀矜、敖惰等心境,都是屬於情慾。我們千萬不要讓這些後天的情慾,來而遷搖先天的本性,導致性、情不分,這樣子怎能脩養己身呢﹖所 以要脩養後天的色身,必須先覺悟先天的靈身,使靈身能居中,那麼色身就能居正了。那麼在待人接物中就沒有所謂特別親愛、特別厭惡、特別畏敬、特別哀矜,及 以敖惰之情去對待別人了。

如果以自身居於一家之主的地位,對於家中的所有成員都一律看待,沒有偏辟之心。既然沒有偏心,那麼即使家中有一千人口,大家都能同樣的一心向道,如此就沒 有不能齊家的了。如果是居家中的子弟身份,而想達到齊家,其做法也是一樣的。例如以親愛、敬畏之心尊奉父母,如果兄弟中有不肖的人,則應放棄賤惡的心態, 改以哀矜之心情去憐憫他的一時失足,並負起開導感化的責任,久而久之自然能挽回他的心意;千萬不要因為他的不肖,而對他露出驕傲、怠慢的態度。

我們應了解,世間沒有不受感化的人。倘若我們所面對的人不接受我們的勸化,首先必須反省我們是否覺悟了自己的本性﹖我們的心是否秉持公正﹖如果我們真的已經覺了性,已經正了心,相信沒有不受我們感化的。

所以對於我們所喜愛的人,也要知道他是否純善。如果他的言行之中有那麼一點不善,我們應該要能看得出來,千萬不要因為喜愛而忽略了他的缺點。總之,要化除他善中的一點小惡,使他達到純善;或者是提昇他的惡中的一點小善,也使他邁向純善,這才算是對他的感化。

由於聖人的心與上天的心一體,所以能明白他所喜愛的人所存在的缺點;也能明察他所厭惡的人也有的優點。聖人明白、明察的功夫並不是後天的知識,而是因為他 恢復了自性的良知,如此才能做到齊家。因此要完成齊家向道的地步,不恢復自性的良知是不可以的。然而天下之間又有多少人能達到良知復初的呢﹖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字解】諺音彥。碩叶韻。時若反。諺者俗語也。碩者大也。

【節解】善哉言乎。惡者血心之混濁也。苗者道心之靈苗也。換而言之。即人莫知其血心之惡。 莫知其道心之碩。血心者物慾之心也。如人之逆子耳。然人雖知逆子之惡。而縱之以行。久必受其連累。血心陷我。比逆子更猶甚焉。知其惡澈底消之。然後血心轉 人心。人心轉道心。然道心本至大。而人莫知其大。以血心蒙蔽道心。猶濃雲遮日。而失其大也。人須知我血心之惡。澈底清掃。知我道心之碩。愈發其磊落光明。 如是則道心與无極相合矣。

【白話】這是一句相當具體的俗語。語中所說的「惡」字即是指混濁的血心;而「苗」即是指道心而言。這一句諺語換一句話,即在說明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血心有多麼混濁;更不能體會自己的道心是如何的碩大。

血心乃是指充滿物慾的心,就如一個逆子一般。為人父母雖然知道自己的兒子不肖,卻仍然縱容他那些胡作非為的舉動,終有一天會遭到這逆子所連累。而人的血心 陷害本性的程度,更遠超過一個逆子牽連父母。所以應該要認清慾心的邪惡,予以澈底的消除,然後把血心轉化為人心,進而提昇為道心。

人來自理天所賦予的道心原本碩大,但是人卻不察覺本性的偉大,反而讓血心蒙蔽了道心,就猶如濃雲遮蔽白日般不見自性的碩大光明。所以人必須明白血心的邪 惡,並且予以清除;更必須求得明師指出那巨碩的道心,善加涵養使其愈發顯現磊落光明。如此,道心自然能與无極相合了。

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

【字解】見前。

【節解】自己之血心。知其惡而不清除。自己之道心。知其大而不復初。空知而不實行。安望其脩身。身不脩鮮有齊其家者。故我披肝瀝膽以註學庸者。非令人空知學庸之意耳。深願天下同胞。知之而躬行實踐也。

【白話】既然知道了自己血心的邪惡,然而卻不加以清除;既然明白了自己道心的碩大,但是卻恢復其本來面目。只是知道了,但是卻不去身體力行,那又怎麼巴望 能脩身呢﹖既然身不能脩,那麼也就不能齊家了。所以呂祖披肝瀝膽的註釋學庸,其本意並不是讓大家只是知道學庸的意義而已。所以呂祖一再的希望天下同胞都能 躬行實踐。

(九)釋齊家治國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字解】弟去聲。長上聲。餘見前。

【節解】格致誠正內聖也。脩齊治平外王也。前已註之矣。故君子先脩內聖之功。體也。後踐外 王之道。用也。孝弟慈三者。本天性所獨具。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乃言一身即國也。身中之國。存理遏慾。性攝政權。心身共役。遂大治焉。而後推於家 庭。孝親友弟。慈愛子姪。如是則家齊。家齊而後。由家推外。可以治國矣。故治身內國。與治身外國一貫也。能盡孝於父母。未有不忠其君者。能盡悌道以事兄 長。未有不恭其上者。以慈幼之道以使民。未有不得眾心也。吾註至此。心有所感焉。我以為天地與人極有情者。亦與人極无情者。或問何也。吾曰。人能誠恒堅三 字抱定。存理遏慾。覺性之初。盡孝弟慈於家。推孝弟慈於國。終於道成天上。名留人間。此非天地之極有情乎。如果存慾遏理。迷性之本。不盡孝弟慈於家。不能 推孝弟慈於國。自蔽自天。終則墜於萬劫。永在輪迴。白玉之白。變為污穢之濁矣。此非天地之極无情乎。噫。有情无情。惟人自去取焉。

【白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等四步是內聖的部分;而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四步則是外王之工夫。所以脩道君子以先脩內聖之功為體,然後以實踐外王 之道為用。而孝、弟、慈乃是本性中所具備之德性。依此三者而實行,所以君子不開自己的家門,而能把聖教育普遍的施行於全國。

首先要了解自己一身就是一個國。自己身中的這個國裡有理性,也有慾念。如果能夠心存理性,遏制慾念,以自性來執掌一身的政權,心、身都接受本性的驅使,那 麼自身的這一個國就能治理。然後再把道推展到家庭,在家庭中孝敬雙親、友愛兄弟,慈愛子姪輩,如此一家的人都能齊心向道,就做到家齊了。家齊以後,再由家 向外推行,就能夠達到治國了。

所以治理身內的國和治理身外的國,其方法是一貫的。能夠在家庭中盡孝於父母親,那就沒有不盡忠於元首的。能在家庭中盡悌道以對待兄長,那就沒有不對上司恭敬的。同樣的,能夠把在家庭中慈愛晚輩的道理,轉而照顧下屬,自然能得到眾人的愛戴。

其實天地對待人最有情,卻也是最无情。這是什麼道理呢﹖人只要能把定誠、恒、堅三字,心存理性,遏制慾念,覺悟自性之本來面目,在家庭中做到孝、弟、慈, 並把孝、弟、慈的道理推行全國,有朝一日道成天上,名留人間。這難道不是天地最有情嗎﹖反之,人如果心存慾念,卻遏制理性,迷失了本性之面目,在家庭、在 國家不能做到孝、弟、慈,那麼終有一天墜落於萬劫中,永遠輪迴不息,使原本如同白玉一般的靈性,變得污穢混濁。這難道不是天地最无情的原因嗎﹖唉!所謂有 情、无情,其實又只是在於人如何自行取捨罷了!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后嫁者也。

【字解】中去聲。赤子即性別名。嫁處子于歸也。

【節解】凡是天地間之人。身中皆賦赤子之性。落塵寰則被氣物蒙蔽。失其靈明。如誠心向道。反躬自求。以復赤子則大中顯露。在進行覓求赤子。而未復赤子之間。雖未中理。然相距真理不遠矣。故我自先天來。未有先學其如何保養赤子之性。而後落後天也。

【白話】凡是在天地間每一個人的身中都有著 上天所賦予的赤子本性,但是落入塵寰後則被氣稟、物慾所蒙蔽,因而迷失其原來的靈明。

在這情形下,如果能誠心拜求明師指授靈性固有之所在,並真誠力行聖道,回光反照性上地以恢復赤子本性,那麼就能顯露大中之至性。雖然在訪道的過程中,這一個赤子本性還沒能夠達於至理之境地,然而因為心誠而求的關係,所以離真理也就不遠了。

自性從先天降生之時,並沒有先學會如何保養其赤子之純真靈明,才降落後天的。所以如今應當誠心拜求明師指授本來,並在求道中伏耳聆聽明師講透脩復之上乘心法,依此忙忙脩我允執厥中,保養我赤子之本性。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字解】僨音奮。貪份外也。戾暴也。機主動也。僨壞也。

【節解】性弗明。心弗定。則意識紛紜。性明心定。意識則不妄動。而一身之國大治也。故天子一家仁讓。則一國仁義謙讓。天子一人貪欲暴戾。則一國貪橫作亂。故君有道。則一國興仁。君失道。則一國敗度。一國興仁。一國敗度。其機在何。在君之有道无道耳。何謂有道。性明心定。意識則不妄動。一身有道。而治其國遂有道矣。

【白話】本性如果不明,則心就不定,而意識也會紛紛亂亂。如果能達到性明心定,那麼意識就不妄動,而自身的這一國就大治了。

所以天子一家如果能做到仁讓,那麼全國也就能做到仁義謙讓。反之,如果天子一人既貪欲又暴戾,那麼將會導致全國人也學著貪橫作亂。所以君王能遵循天道而行,那麼全國都能施行仁風;然而如果君王違背真理做事,那麼將會引起全國敗亂无度。

究竟要使一個國家施行仁風,抑或是使一個國家敗亂法度呢﹖其關鍵就在於君王有道或是无道罷了。那麼何謂有道呢﹖君能達到性明心定,意識不妄動,也就是一人有道,進而就能使全國有道而大治了。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无諸己,而后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字解】好去聲。堯舜古之聖君也。桀紂古之暴君也。恕即推己及人。喻明瞭。

【節解】堯舜明己明德。以仁道帥天下萬民。咸使萬民各復其具有之明德。而民安得不誠悅而從 之者也。桀紂蒙蔽天良。縱慾肆虐。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者。非心從也。迫於勢下耳。自昧性天。而欲復萬民性天。而民故不從。是故聖君之治國。必由一身之國 得治。而我所領導之國。鮮有不治者。君子必先克己。而後克人。不克己。鮮有能克人者。忠者體也。恕者用也。忠者中心。恕者如心。自己中心不立。而欲如心之 心。未之有也。

【白話】堯、舜能恢復明德本性的光明,進而仁道來導引天下萬民,使萬民都各能復明他們的明德本性,因此天下萬民那有不衷心喜悅而導從的呢﹖。

桀、紂蒙蔽他們的自性天良,縱容一己的慾念,放肆不拘的殘虐天下,以暴政治理萬民,然而百姓還是遵從他們。其實這種遵從並不是出自內心的服從,而是迫於時勢之不得已。

一個人迷昧了自己的性天,卻要求萬民都能復明各人的性天,那麼百姓是不會遵從的。所以聖明的君王要治國,必須先從自身的國治起,然後我所領導的國就沒有不能治理的。君子必須先做到克己,然後才能後克人;假如不能克己,那麼也就不能克人。

而要做到克己,則必須實踐忠恕之道:以忠為體;以恕為用也。所謂忠就是中心;所謂恕就是如心的意思。倘若自己王能立定中心,卻希望別人的心能如我一般,那是不可能的。心。未之有也。

  故治國在齊其家。

【字解】見前。

【節解】所以欲治其國。必先施恕道於家庭。家齊則國始能治也。

【白話】所以要治好他的國,必須先在家庭中推行恕道,使家人都能齊心向道,那麼才能使國人也都能遵道而行,一個國家自然能治好了。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

【字解】詩周南桃夭篇也。夭平聲。蓁音臻。夭夭少好貌。蓁蓁盛貌。之子即言處子。于歸即嫁夫也。

【節解】一個如桃輕嫩。而美盛之原性。人人所具。換而言之。即赤子也。于歸者。換而言之。 即性由先天落後天也。落後則蔽其皓矣。如欲克己復禮。首將心意繫牢。物慾淨盡後。天理自然流行。方能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性比桃夭。寓意大哉。桃夭 者。始萌桃仁也。此仁東方屬木。其氣秉溫。其德曰生。桃夭萌於桃仁。而終歸桃仁。人性賦自於天。而終歸於理也。

【白話】人人都具有一個如桃子一般輕嫩,而且美盛的赤子本性。這一個本性如處子于歸,由先天降落後天。然而落入後天以後的本性卻受環境所影響而蒙蔽了原有的光明。

人如果想要克己復禮,回復本性的光明,首先就要綁緊心意,把物慾掃除乾淨以後,天理自然流行。如此才能使家人和樂融融,然後可以教導國人也恢復各人的本性。

在這一節以輕嫩美好的桃子來比喻本性,其中的念意相當深遠。輕嫩的桃子中所蘊育、所包藏的乃是可以長成一棵桃樹的桃仁。而桃仁的特性乃是屬居於東方的木 性,具備溫和生長的德性。一顆美好的桃子本來是由桃仁經過萌牙、生枝長葉,以至於開花結果而得,最後又蘊藏桃仁。然而人的本性乃是來自於理天,也要如同桃 夭回復桃仁一般循著來時的康莊大道返回无極理天。

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國人。

【字解】詩小雅蓼蕭篇。

【節解】身心性三者兄弟也。兄弟分岐。則肅牆干戈。即曰凡夫。兄弟怡怡。一字連貫。即曰聖體。身心性兄弟各盡其道。方能實踐親民之功。施教於國人。

【白話】身、心、性三者又可以以兄弟之關係來比喻。如果兄弟意見分岐,在自家的門牆內大動干戈,即是凡夫的行為。而兄弟間如果能和樂融融的相處,一體連貫,即是聖體。身、心、性三兄弟能各自完成份內的責任,分工合作,才能能實踐親民的功夫,把聖教推行於全國。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字解】詩曹風鳲鳩篇。忒差也。

【節解】君子覺性於內。禮儀於外。發而中節。安有差錯之理。抱親民之道。以匡正國民心之洪願。首須孝父母。友兄弟。慈其子。自己父子兄弟足法。而後萬民始能效也。親民化眾之洪願。始能由漸達到。

【白話】脩道君子能向內覺醒自性,再表現禮儀於外,喜怒哀樂都能符合中道,那麼言行舉止怎有差錯的道理呢﹖然然懷抱著親民之道,以實踐端正全國民心的洪願。

在外王的功夫中,首先必須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慈愛後生晚輩。能率先作為自己家人脩道的楷模,萬民才會進而效法其品德,那麼親民化眾的洪願才能漸漸達到。

 

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字解】見前。

【節解】所以欲治其國者。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必先齊其心。

【白話】所以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必須先整齊自己的家庭;而想要使全家齊一,就必須使先家人都能齊心向道。

 

(十)釋治國平天下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字解】長上聲。弟去聲。倍與背同。絜胡結反。老老所謂老吾之老也。長長所謂長吾之長也。興謂有所感發而興起也。孤者幼而无父之稱。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

【節解】故為民父母者。必須先脩其身。以立杆建影焉。吾孝吾老。順其心。養其身。盡其子 道。古云上行下效。則一國民眾。咸以老老之道以孝其親也。吾敬吾長。謙恭忍讓。以盡悌道。則一國民眾。咸以長長之道以敬其兄也。如是復懷悲天憫人之宏慈。 以恤孤寡。而民亦孝其慈愛之道。而不倍矣。然我孝高堂二老。復能以孝化民。使萬民咸孝其二老。此乃盡孝於先天也。夫何理。先天視萬民皆子。萬民各盡孝於後 天二老。則民上者。始能盡孝於先天聖 也。天下有一人未孝其老者。則先天。聖 猶未足孝也。所以君子欲令天下萬民。老其老。長其長。必有一身作則焉。

【白話】君子以身為全國父母的身份,率先脩養自身,作見影之標杆。對於自己的雙親能順其心,奉養其身,盡到為人子女所應盡的責任。那麼上行自然下效,全國 的民眾也都能以這種敬奉雙親的精神去敬養他們自己的父母親。同時君子在家中對尊長恭敬、對家人謙恭忍讓,做到為人子弟者所應盡的悌道,那麼全國的民眾也都 能群起效法這種尊敬長上的道理來對待他們的兄長。又懷著悲天憫人的大慈,去體恤照顧全國孤、寡无依的人,那麼人民都能效法孝、慈、愛的精神,不會背離人倫 之道。

然而君子能孝敬高堂上的雙親,再以這孝道感化萬民,使萬民都孝養他們自己的雙親,這就能達到盡孝於先天賦予靈性的 皇 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所有靈性都是先天皇 所賦予,萬民都是先天的子女。假使萬民都能盡孝於他們後天的雙親,那麼人人在這世上一生都能受到良好的照顧,先天皇 自然欣喜。而身為萬民之上的君子,才能算是盡孝於先天皇 。因此假若天下間有一個人不能對他自己的父母親盡孝道,那麼對先天皇 的孝道就不能完成。君子希望天下萬民都能敬奉他們自己的父母、尊敬他們自己的長輩,所以君子首先就會以身作則地敬奉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兄長,作萬民效法的榜樣。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字解】惡先並去聲。

【節解】此復解上文絜矩二字之意。如不欲上之无禮於我。則必以此度下之心。而亦不敢以此无 禮使之。不欲下之不忠於我。則必以此度上之心。而亦不敢以此不忠事之。至於前後左右。无不皆然。故君子以天下之心為心。不恃己心為心也。何云。為心發於 性。性賦自天。天下之人。莫不皆然。至理乃天下萬民賦性之源也。人人覓源。則君子絜矩之道。不勉而中矣。

【白話】這一節繼續說明「絜矩」二字的意思。

如果我不希望上司對我无禮的使喚,那麼我就應以這樣的心情去體諒屬下,也不要以无禮的態度去使喚屬下。如果我不希望屬下對我行事不忠誠,那麼我就應以這樣 的心情去體諒上司,也不要以不忠的行為去背對上司。甚至於不論對待我的前賢、後學,或是周圍的人也都應該這樣子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

所以君子以天下人的心作為自己行事的思考範圍,而不以一己的私心為思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天下所有人的「心」都發自於他的本性,而人人的本性乃是由上天所賦予,所以賦予本性的理天是天下萬民本性的源頭。如果能引導人人求道以尋求自性的本源,那麼君子所重視的絜矩之道,不假勉強自然就能達成了。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字解】樂音洛。只音紙。好惡並去聲。下並同。詩小雅南山有臺之篇。只者語助辭。

【節解】君子脩其自性。啟諸群性。使群性各覺其自性。以群性之覺。為己性之樂。故成德君子。以群性之所好。為自性之所好。群性之所惡。為自性之所惡。夫群性者天也。天之所好。敢不好之乎。天之所惡。敢不惡之乎。好惡皆之於天。始足為萬民父母。

【白話】君子脩養其本性,並啟發萬民,使人人都能各自覺醒本性,這是君子所快樂的事。所以成德的君子乃是以眾性靈所喜好作為自性的喜好;以萬靈所厭惡作為自性所厭惡。因為眾性靈的本源是來自理天,所以這裡所說的群性即代表上天。

換一句話說,上天所喜好的,君子那會不喜好呢﹖而上天所厭惡的,君子又怎會不厭惡呢﹖君子的喜好與厭惡都符合上天的喜好與厭惡,那麼君子就足以作為萬民父母了。

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字解】節讀為截。辟讀為僻。僇與戮同。詩小雅節南山之篇。節截然高大貌。師尹周太師尹氏也。具俱也。辟偏。

【節解】萬民者天也。順天之道。執天之行。始足為民上矣。如周太師赫赫然有威。鮮德。萬民鑽視。即天視也。所以民為國天。良然。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為民上者天役也。如懷一念之私。天必鑒之。有國者豈可不慎歟。是以好惡不公。即不得天心矣。天下所戮者。即天假手以戮之也。

【白話】萬民的靈性都來自於上天,因而萬民之心即能表達天意所歸。君子能順天之道、執天之行,才足以作為萬民的長上。例如周朝太師尹氏雖然身居顯赫威儀的地位,然而如果他不知涵養德性的話,那麼他的所做所為受到萬民的觀瞻,因而也就受到上天所監視。

萬民是一國的主體,民心的向背,足以代表天命所歸,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上天的觀察乃是依據萬民所觀察;上天所聆聽乃是根據萬民所聆聽。身為萬民長上的人其實乃是上天的僕人,這僕人如果懷著私心的念頭,上天必然能鑒察。所以治理一國的人難道可以不審慎嗎﹖

所以如果個人的喜好與厭惡不遵循公理,就不能得上天的歡心。假使因此遭到天下人的唾棄與逞罰,那即是上天假借天下人的手來施予逞罰。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字解】喪去聲。儀詩作宜。峻詩作駿。易去聲。詩大雅文王篇。師眾也。配對也。監視也。峻大也。

【節解】先亡民心繼亡國。首得眾心遂得國。在殷未失萬民之心時。先帝遺德可以於上帝之心相 合。且看殷失天下之由。才不能保守天之明命也。天既降大任於我。作萬民之先覺。而我迷昧性天五常。自覺猶未能。況作萬民先覺乎。故合民心即合天心。天之明 命。即萬民之視聽也。復己性之五常。施於萬民。使萬民視我聽我。若神明焉。如是方足為萬民之覺也。故失民心。則天之明命。我不能保。我不能保。則上帝明 命。必將轉移於有德之人矣。是以先失己心。繼失民心。失民心隨民而失也。殷鑒不遠。有國者可不警歟。

【白話】一個國家滅亡的原因,必定是先失去民心,因而才導致亡國;而一個國家之所以能興盛,必定是因為深得萬眾之心而得以興旺。試觀當殷商在還沒失去萬民 的向心時,先帝的遺德一直能符合 上帝的心意。然而再看殷商失去天下的緣由,乃是因為不能保守上天所交付的明命所致。

如今上天交付與我們普渡萬靈回歸无極理天,作萬民先覺者的大任,而我卻迷昧了自性中五常之德,就連自覺都做不到了,更何況要作萬民的先覺者呢﹖所以如果能合民心,則能合天心,而所謂 上天明命的關鍵,就端在於萬民的視聽。

能恢復自性五常之德的光明,把五常之德加被於萬民,使萬民如對神明一般的看我、聽我,如此才能夠作為萬民的先覺者,以啟發萬民。

所以如果喪失民心,則不能常保上天所交付的明命,上天必然要把明命轉移給有德的人,以便能繼續啟發萬民。所以首先必定是自己先迷失自心,繼而喪失民心;既 然喪失民心,那麼人民自然隨之離散了。殷商敗亡的例證就在眼前,所以身為一國的領導者,怎麼可以不引為警惕呢﹖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字解】見前。

【節解】古之成德君子。內聖之功具足。戰兢自持。性珠廓落。言行悉性中所發。鮮有不合德 者。此慎者何。懼外魔乘隙入內也。德行外溢。則親民化眾。啟群性使各明自性。安能不得人心乎。群性者與己性一也。使萬民各耕性田。各守寸土。而我在世曰聖 賢。出世曰仙佛。以先天佛果為財。永居極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享受先天清福。則財受之不盡也。有先天之財。抱濟世之心。以神道設教有感悉通。以化黎庶為用也。

【白話】自古以來的成德君子都是先戰戰兢兢的自我脩養自性,使內聖之功具足,本性光明磊落,於是表現在外的言行舉止都是發自本性之自然,沒有一樣不符合德性的。

這一節所說「慎」的意思乃是戰戰兢兢的防範外魔乘隙而入,以涵養德性。一旦德性充足的流露在外,以實現親民化眾,啟發群倫使人人都各能恢復本性的光明。如此一來怎麼不得人心呢﹖

須知群性與己性都是來自无極理天,都沒有一絲一毫的差異。能引導萬民,使人人都各自守著自性玄關這一點方寸土地,各自耕耘自性的良田。在世時可以稱得上聖 賢,出世時可位列仙佛之班,以先天的佛果為永恒的財富,永遠居住在理天極樂世界,自性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享受先天的清福,這才是本文中所說享用不盡的財 富。

既然有這等永遠享用不盡的先天財富,就更能再抱著濟世利人的胸懷,藉神道設教之方式,聞聲救苦,有感悉通,有求必應,以挽化黎民百姓脫離苦淵,這就是先天財富之用。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字解】見前。

【節解】前章解之詳矣。不先向內聖入手。而空懷證果之心。則捨本而逐末矣。然欲化萬民各復其本。而己猶用其末。如淨取民利而施奪矣。不為无益而又害之。

【白話】所以如果不從內聖之功著手,卻一味抱著證得果位的奢望,那即是捨棄根本而追求枝葉末節的做法。同樣的想要渡化萬民,使人人都能復明本性,而自己卻仍執著在枝葉末稍,那就好像只知道要爭奪人民的利益一般,不但沒有一點好處,反而有許多害處。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字解】見前。

【節解】財聚者獨善其身也。自己覺性居先覺之民。不以先覺覺後覺。則民心莫知自性。鮮有心不散亂者。是以自性圓明。而實踐親民化眾之功。盡性能事。以化萬民。則財散也。而民鮮有不聚為一者。萬民聚為一心。則即整個之无極耳。

【白話】這裡所謂「財聚」就是指獨善其身的做法。由於自己先受明師指授本來而覺醒自性,是未求道的人的先覺者。如果不能以先覺者的身份去啟發未覺的人,那麼萬民依舊是不能明白他們的自性,萬民依然沈迷在慾念與外物引誘之中,如此的人心很少不會散亂迷茫的。

所以覺醒自性以後,必須完全發揮本性的良能,實踐親民化眾之功夫,以渡化萬民求道明理,這就是財散的意思。如此一來人心自然能守著一理,而合萬眾之心為一心。萬眾之心都能聚守,那麼就能恢復无極之面觀了。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字解】悖布內反。悖逆也。

【節解】此天地間循環至理。故古之君子。不以己心為心。而以眾心為心也。我之不欲。即萬民之不欲。有一因必結一果。有一形必映一影。我言悖理而出。則人亦以悖理之言而入我也。我貨悖理而入。則子孫不能保之。亦必悖理而出於人也。我能不悖而出。而人亦不悖而入。噫。因因果果。如影隨形焉。

【白話】這一節即指出天地間循環的至理。所以自古以來脩道的君子並不以一己的私心為心,而是以公眾的心為心。

諸如我所不願意的事物,自然也是萬民所不願意的。這是第一個前提。天地間凡是有一個因,必然會有一個結果;凡有一個形體,也必然會對映出一個影像。這是第二個前提。

所以如果我以不合道端的話去與人相向,那麼別人也會以不合道理的話來面對我;假如我以不合道義的手段去爭奪貨財,那麼日後我的子孫將不能常保,也必然會遭他人以不合理的手段奪走。所以如果我不以不合理去對待別人,那麼別人也不會以不合理來相待。

唉!因因果果的關係,就如影子追隨形體一般的不可分離啊!

  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字解】見前。

【節解】大哉言乎。聖與凡一也。惟在悟與迷耳。凡是一人。千萬不可自暴自棄。如能恪奉格致 誠正。循序不紊功夫。矢志前邁。內聖功足。天必命之以教民之任。故先脩至德。至道必凝。天之明命必得之。此狂可作聖也。如聖趨狂。由喬木而遷於幽谷。則上 天偉任必將移焉。故聖若非至蓋棺之時。不可論定曰聖。狂者不至蓋棺之時。不可論定曰狂。人在生時身份不可確定也。

【白話】這實在是一句相當重要的話。

須知所謂「聖」和所謂「凡」,其實所俱備的靈性都是一樣的,而所差別之處只是在於本性是否了悟或者迷昧罷了。所以今生既然有幸生為人身,千萬不要自暴自 棄。如果能夠尋求明師指點,再恪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循著順序奮勇向前邁進,一旦內聖之功充足,上天必定付予教化萬民的責任,以代天宣化。

所以人人必須先脩養五常至德,那麼脩性了命之至道必能凝聚,也因而能得上天的重用,必然交付教化萬民之明命,這就是由狂而可作聖的原因。反之如果自暴自 棄,不遵從上天之明命,即是由聖而作狂,如同一株高大的喬木移植於幽暗的深谷中。那麼上天所賦予的重責大任,勢必將會轉移。

所以行聖人之道的人,如果未到最後論定時,仍不能稱為聖人;同樣的,一個迷失本性的狂人,若是不到最終蓋棺時,也不能被評定為狂。因此人生在世時,是聖是狂,他的身份都不能確定。

  楚書曰:「楚國无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字解】楚書楚語。寶貴重物也。

【節解】為人君者。內聖功足。性體圓明。以至善无極至道。以為至寶。化民教民。鮮有其國不治者。

【白話】身為人居的人能做到內聖之功充足,本性圓明,並以至善无極之至道作為教民化民最崇高的寶貝,那麼就沒有不能治理好一個國家的了。

  舅犯曰:「亡人无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字解】舅犯晉文公舅狐偃。字子犯。亡人文公時為公子。出亡在外也。

【節解】天地之大仁。曰生物。天地之大德。曰好生。故為民上者本乎天地之仁親。以化眾民。以此為國寶。勝璽寶多矣。

【白話】天地的大仁乃是生養萬物;天地的大德乃是好生。所以身為萬民之上的人,本著天地仁親的精神,以感化眾民。像這樣仁親的國寶,勝過玉璽寶物太多了。

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字解】個古賀反。書作介。斷丁亂反。媢音冒。秦誓周書。斷斷誠一之貌。彥美士也。聖通明也。尚庶幾也。媢忌也。違拂戾也。殆危也。

【節解】千言萬語。不外一性。性本无能无技。惟以至誠不息。包容萬象。運用百體。性雖无 技。而心之休休若有技者。乃發於无技性也。心之有技。亦若性之有技也。心之聰睿通明。而性亦希其歸於純善也。性以至誠。包容萬物。非心之所能口白也。性光 皓皓。如赤日當空照徹萬里。則大中流露於外焉。如是則在世曰聖賢。出世曰仙佛矣。遺教於子孫黎民。則聖道綿綿延久也。如性天被氣物蒙蔽。血心主身。則人相 我相。由是分矣。視人之性體圓陀。而我不羨。反生媢嫉以惡之。人之心台。聰睿通明。而我反不相容。如是不但不能保我子孫黎民。而己性亦深沉萬丈矣。

【白話】千言萬語總是不外乎一點本性。自性本來並无特殊技能,惟有以至誠不息而包容萬象,運用四肢百體。

雖然說本性沒有技能,然而那能寬容、好善德的心即是發自於這一點无技能的本性。所以心有技能,就如同本性也有這番技能一般。至於心有聰睿通明之技能,站在本性的立場而言,則更希望心能與本性合而為一,以歸於至善之境界。

本性至誠而能包容萬物的情境,雖然並不是心所能表達,然而心如能遵循這點光明的本性而行,即能如赤日照徹萬里一般流露出大中至正,那麼在世時可稱得上是聖賢,出世則名列仙佛之位。而且所遺留的典範、德澤普及子孫黎民,那麼聖道也就能綿綿不絕的延續久遠。

反之,如果本性受到氣稟物慾所蒙蔽,一切言行都以血心作主,於是人相、我相都由此產生。以致看到別人脩持得性體圓陀時,不但不心存羨慕,反而心生嫉妒與厭惡;看到別人心台聰睿通明,反而不能接納。如此一來,不但不能長保子孫黎民,就連自己的本性也會因而沉淪在萬丈深淵了。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字解】迸讀為屏。古字通用。放安置也。流徒刑也。迸者隔絕也。夷者邊荒處也。

【節解】由一身而推及於外。原无二理。我之自性。猶仁人也。血心之惡慾也。故理慾相仇。爭端頻起。如理勝之。迸慾於四處邊荒。不與同居。如慾勝之。迸理亦然。故性之愛人欲群性覺其自性矣。性之惡人。惡群性咸迷其自性矣。性之愛惡。與天地之愛惡一也。

【白話】由我們自身再向外推展,其中的道理並沒有兩樣。本節所說的「仁人」即是我們的自性;而血心邪佞的一面,即是自性仁人所厭惡的。

所以「理」和「慾」本來就互為仇敵,這兩者往往頻頻引發爭端。如果理戰勝了慾,那麼慾就會被驅趕到四處邊荒的地帶,不能與理同居心中;反之,假若慾勝過了理,那麼理性也會遭到驅逐的命運。

所以本性所喜愛的乃是人人都能覺醒自性;而本性所厭惡的則是人們迷失自性。本性的這種喜愛與厭惡,正與天地的喜愛與厭惡相同。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字解】遠去聲。命怠慢也。

【節解】賢莫過於性。不善莫過於慾。本然之性。乃純善无惡。落於後天。遂受氣拘物蔽矣。然 或有知其性善者。而不能舉之主身。縱舉性而不能消慾。則天理仍未純全。是怠慢性天也。故无真知之人。即不能真行。心无果決。幽柔寡斷。見不善之慾。而不能 退去。縱退亦不能離遠。慾仍能乘隙而入。則過莫大焉。

【白話】自身中最賢能的莫過於本性;而最惡劣的則莫過於慾念。

本然的自性乃是純善而无惡,但是落入後天以後卻受到氣稟、物慾所拘束與蒙蔽。其中雖然有些人能體會本性才是自身中良善的一面,可是卻不能舉薦本性來主持一 身的行動;縱使有的人能舉薦本性來主事,但是卻仍不能消除邪慾,那麼天理也仍然未達到純全。這就是怠慢了本性。

所以沒有真智、真知的人,即不能真行,對於自身的善惡優柔寡斷,雖然照見不善的慾念,卻不能予以摒退;即使摒退了,也未必能將它驅遠,於是慾又趁可乘之機潛入,而造成相當大的過失。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字解】菑古災字。夫音扶。拂逆也。

【節解】人身之所以招災惹禍者。心慾也。性之所好。心慾必惡之。性之所惡。心慾必好之。如不抱定決心。澈底剷除心慾。則是謂拂仁人之性矣。仁人者身中性天也。拂我性天即逆天矣。逆天之行。必受天災也。

【白話】人身之所以會招惹災禍的原因乃是在於心慾。舉凡本性所喜好的一面,心慾必然會厭惡;而本性所厭惡的部份,正是心慾所喜好的。

所以如果不下定決心澈底的剷除心慾,那就是拂逆仁人。這位仁人正是自身中的性天,因此違逆我自身的性天,也就是違逆上天,那將會招惹災禍!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字解】忠盡己也。信无偽也。驕矜高也。泰侈肆也。

【節解】道由身內而覓。无不圓通。君子者指性而言。性中本具五常。率性五常而作。即曰道。以道教人。必忠必信。則得人心矣。違此則萌驕泰之意。如樹偏影斜。安望得其人心哉。

【白話】我們只要向自身中尋找大道,沒有不能圓滿通達的。本節所說的君子,也就是指本性而言。本性原來俱備五常之德,能遵循自性中的五常之德去做,就是道。以這樣的道來教化人心,必能忠誠而且信實,也因而能得人心。

反之,如果違背自性的五常之德,那麼就會萌生驕傲、放肆的態度,就好像一棵傾斜的樹木,它的影子也自然是歪斜不正的。如此一來又怎能巴望能得人心呢﹖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字解】恒胡登反。疾迅也。舒足也。恒常也。

【節解】故古之成德君子。內聖之功具足。由內推外。實踐外王之道。化人人各盡天職。國无遊 民。則生者眾矣。朝无幸位。則食者寡矣。不奪農時。則為之疾矣。量入為出。則用之舒矣。從身內言。國无遊民者。我一身之國大治。百體盡職。性天磊落。其道 不窮也。朝无幸位者。一身之國。性君垂拱而治。消內清平。念不熾。慾不萌。君聖臣賢。安有幸位之慾念乎。如是則精神所耗寡矣。不奪農時者。性天發揚。不宜 以慾念。而阻自性發揚之時也。即不阻時。則臻至理疾矣。量入為出者。量我之德。盡性能事。以化萬民。化萬民覺性。性舒心足。則身立道矣。如是則先天證果。 必由後天四項入徑也。

【白話】所以自古以來脩道成德的君子,都能達於內聖之功充足,再由內向外推展,以實踐外王之道去渡化人人,使各個都能盡其天職之本份。因此,國內沒有遊 民,從事生產的人口就多了;而朝中沒有虛位的臣子,閒蕩无事的人就少了;在農忙時不徵調民力,那麼產量就大增了;在消費方面節約物資,那麼國家的財用就不 虞匱乏了。

如果就我們自身而言,本性光明磊落,身上所有的器官都發揮應有的功能,就是國內沒有遊民的情形;自身這一國的性君垂拱而治,性君聖明,心臣賢能,身中清靜 平和,那麼怎麼會有幸位閒蕩的慾念產生呢﹖如此一來,就能降低精神的消耗量。此外,不要讓慾念來阻礙發揚本性的時效,即是不奪農時的意思,因而能加速達到 至理的腳步。所謂量入為出的意思,即是進而衡量自身之德性,發揮本性之良能,以渡化萬民,覺悟各人之自性,因而俯仰不愧於天地,那麼自性安然舒泰,自能與 天道契合,而證得先天之果位。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字解】見前。

【節解】仁人君子。以真功實善。而發揚我菩提之身。不仁者。以四大假合之身。鈎心鬥角。而求有為之財。仁者真功實善之財。萬古長昭。不仁者。有為之財。則身在財在。人歿則財魔隨之耳。何勝浩嘆。世人何不識真偽歟。

【白話】仁人君子乃是以真功實善來發揚自性的菩提之身;而不仁的人則以後天四大假合的肉身去與人勾心鬥角,以求取有形的貨財。

仁人君子那真功實善的先天財富,即使歷經萬古也依然顯耀;而不仁者所獲取的有為貨財,當有色身時還可能保有,可是一旦无常一到,三寸氣斷之時,那些貨財就已經不屬於他了,唯財魔有所造下的業緣隨著魂靈又投向另一個色身。這是何等令人感嘆啊!世人何不善加分辨真真與假假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字解】府庫存財之所也。

【節解】民本風中之草。順其風性耳。如在上者性體圓明。博愛萬民。則下未有不好義以忠其上者。民心者天心也。得民心。則天心效順矣。故為民上者。存天地大仁以恒久不變。則下者好義忠上之心。安得不終乎。民心歸。府庫之財。雖曰國有。實民有也。如是一國。安有不富強康樂乎。

【白話】百姓的特性就如在風中的草順著風吹的方向而傾倒。所以如果在上位的人達到性體圓明,博愛於萬民,那麼百姓就沒有不愛好義理,沒有不盡忠於上位的。民心即代表天心,能得民心,那麼就能順應天心。

所以位君萬民的長上能夠恒久不變的心存天地大仁的精神,那麼萬民自能達於愛好義理,盡忠長上。民心能歸附,府庫中的財富雖然說是國家所有,實際上乃是屬於萬民所有,那麼這個國家自然能富強康樂。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歛之臣;與其有聚歛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字解】畜許六反。歛乘並去聲。孟獻子魯之賢大夫。仲孫蔑也。畜馬乘士初試為大人者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喪祭用冰者也。百乘之家有采地者也。歛聚歛也。

【節解】為民上者盡性知天。即知天則知民矣。以仁化民。以義導民。寧捨己利。而不傷民力。故寧有盜臣。而不畜聚歛之臣。使民覺性。各盡性中之能事。治國以仁為體。使民以義為利。安得不望其治哉。

【白話】身為萬民的長上能盡性知天,就能知民,因而能以仁道渡化萬民,以義理導引萬民。知民的長上寧可割捨自己的私利,也不願傷及萬民。所以他寧可有偷盜自己家中財物的盜臣,也不願豢養為他自己四處搜括民財的聚歛之臣。

所以假使能引導人民覺醒本性,使人人各自發揮本性之良能,並且以仁道為治國的大原則,以道義來徵調民力,那麼國家自然能治理得很好。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並至,雖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字解】長上聲。務者專辦也。彼者指民上也。長者萬民之長。

【節解】夫天授大任於萬民之長者。上帝授命於一人。乃使一人而化萬民。各盡其道也。如上不 以此為教民之本。利慾薰心。專事財貨。雖為萬民之一猶不足。況為萬民之長上者乎。此為萬民之小人矣。如使其治國。天災人禍。必頻至矣。如桀紂焉。雖有忠者 善者匡扶亦无如之何矣。此所謂治國之道。化萬民各盡其性。唯一之良策也。盡性而後。則以仁居心。以義為利矣。

【白話】上天交付重責大任給萬民長上的目的,乃在於令身為萬民之長的這一個人先覺悟自性,進而以一人的覺醒而渡化萬民,使萬民都能各自完成他們的本份,盡他們自己的人道。 然而假如身為萬民之上的人不以自性的覺醒這一件事來作教化萬民的根本,反而受到私利之慾望薰染自己的心,專門致力於爭奪人民的貨財,那麼即使把他貶低身份,作一個普通人民的資格都還不夠,更何況是做萬民長上的資格呢﹖

如果讓這種戕害萬民的小人來治理國家,那麼天災人禍必定頻頻發生。就例如夏桀與商紂,他們當時雖然都有忠心善良的臣子來輔佐,可是最後又能如何呢﹖還不是遭遇敗亡的命運!

所以治國之道乃在於渡化萬民,使人人各自發揮本性的光輝,這才是最好的方法。苟真人人能發揚本性,那麼就都能以仁作為心意的出發點,以公義作為謀求福利的前提,天下自然能安和康泰,達到大同世界之目標。

總論

大學一書。乃致大同之道也。由何點見來。現在浩劫彌漫。黎民倒懸。究其劫源。皆係蒙蔽 己性。利用己情。久之則己性益塞。氣質日深。嗜慾日甚。將天地生我之大用。己身應盡之天職。盡置於腦後矣。故心為大同之先覺。心為浩劫之淵源。噫嘻。心乃 造劫弭劫之樞紐耳。致大同之心。乃天賦明德之道心也。造浩劫之心。乃物慾所染之血心也。此二心原有辯焉。人人皆具明德真性。賦自理域。純善无惡者。在我運 於一身。活潑自如。然明德之道心。在先天白玉无瑕。着氣象遂為四相所糾紛。物交物引之基已矣。本通天徹地之心。遂化為後天此心也。聖人立教主要地點在何。 不外令人人由後天物慾之血心格除。以復回先天純然之道心而已。人人此心以復。世界大同立現。所以欲趨大同境界。非人人遵從聖經之道不可。然前賢註解。不乏 其人。皆言簡理明。吾心深佩。然有美中不足者。不尚篤行也。許知聖人立教。垂書萬古。非令後世作富貴之憑藉。功名之階梯也。乃化人人覺性。個個覓心。以期 止於至善。共臻於至理。此其聖人之本心也。吾有見於此。故不揣駑鈍。淺言註解。詞簡易明。无論何節何句。皆不離性心身三字。此其根本解決。如性心身分岐。 則為凡夫。性心身合一。則即曰聖德。而所專重者。在力行二字耳。行之以力;至誠不息。聖域賢關。人人可登。至於如何入德。性心身如何融合。前已註之詳矣。无容重贅。願天下同胞。將以迴光返照歟。

【總論白話】大學這一部書所闡述的方針乃是邁向世界大同的途徑。這一點從那裡可以看出來呢﹖

縱觀現今浩劫彌漫,人民身陷於倒懸之苦。當我們深加探究災劫的來源,不難發現都是源自於人蒙蔽了自己的本性,僅僅憑藉一己的私情去做事。久而久之本性又更 加閉塞,而所籠罩的氣性、質性也更加深切,於是慾望、嗜好一天天的加重;把上天所賦予的良能,以及來到天地間所應盡的一切責任都全部拋諸腦後。

因此我們可以說心是邁向世界大同的先覺者,但同時也是造成遍地浩劫的淵源。唉!之所以會造成劫難,或者能弭平一切浩劫,都全在於心作轉換的樞紐啊!其中要 想邁向大同的世界,就必須依靠上天所賦予明德的道心來引導;而造劫的心則是受到物慾所薰染的血心。對於這兩種心,我們必須分辯清楚。

須知每一個人都具備這一點賦自无極理天,純善无惡的明德真性,以運行我們一身,使這一身活潑自如。然而這一點在先天原本如白玉一般純潔无瑕的明道心,落入 後天以後卻因為受到氣、象所影響,而被四相所糾纏,於是僅止於與身外的事事物物交接而已。看哪!原本一點通天徹地的道心,竟然變化為後天這般的血心啊!

聖人立教的主要目的在那裡﹖不外乎讓人人從格除後天物慾的血心,進而能回復先天純然的道心而已!只要人人能恢復這一點道心,那麼世界大同的情境自然立即呈現。所以想要趨於世界大同的境界,非從使人人遵行這一部大學聖經之道不可。

大學一書經由歷代前賢註解,都能簡明扼要的闡明義理,令人深深感佩。然而其間美中不足的是不注重篤行。須知聖人立教,並著書流傳萬古之目的,並不是讓後世 人拿來作為追求功名富貴的階梯;而是要作為日後天道大開普傳,渡化人人覺悟本性,使人人尋覓本心,以期止於至善,共同返還无極理天的印證,這才是聖人著書 立說的本意。

所以呂祖乃特為以淺易的筆觸註解大學,註解中所用的文詞簡明而易於明瞭。不論在那一章、那一節都離不開性心身三字,因為這三字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如果性 心身分岐,則是凡夫;如能性心身合而為一,那麼就稱之為聖德。而其中所注重的乃是在於力行兩字,如能至誠不息的力行,那麼人人都能達到聖域、賢關。

至於要如何入德,性心身要如何融合,在註解中都已詳加註明,不必再重複了。希望天下同胞都能求得明師指授本性固有之所在,再加以迴光返照,涵養自性,是仙佛聖賢所深切盼望!